高節的意思、高節的詳細解釋
高節的解釋
(1).高其節操,堅守高尚的節操。《莊子·讓王》:“若 伯夷 、 叔齊 者,其於富貴也,苟可得已,則必不賴,高節戾行,獨樂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節也。”《呂氏春秋·離俗》:“高節厲行,獨樂其意,而物莫之害。”《宋書·宗悫傳》:“時天下無事,士人并以文義為業, 炳 ( 宗炳 )素高節,諸子羣從皆好學。”
(2).高尚的節操。《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魯仲連 者, 齊 人也。好奇偉俶儻之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好持高節。” 唐 顧況 《哭從兄萇》詩:“立身有高節,滿卷多好詩。” 清 周亮工 《寄濰縣楊再蘧蔡漫夫于鳴岐》詩之二:“ 箕山 高節推 徐幹 , 北海 雄姿重 孔融 。”
(3).高聳的竹竿。竹有節,故稱。 唐 方幹 《方著作畫竹》詩:“疊葉與高節,俱從毫末生。”
(4).指使臣所持的旄節。其長八尺,故稱。 唐 賈島 《頌德上賈長侍》詩:“高節羽書期獨傳,分符 絳郡 滞長材。”
詞語分解
- 高的解釋 高 ā 由下到上距離大的,與“低”相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聳。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樂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的形勢)。高瞻遠矚。 高度:他身高一米八。 等級在上的:高級。高考。 在
- 節的解釋 節 (節) 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中國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高節”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類解釋:
一、動詞含義:堅守高尚節操
指主動提升或保持自身節操,不為利益所動。例如:
- 《莊子·讓王》提到伯夷、叔齊“高節戾行”,即通過高尚行為堅守志節。
- 《呂氏春秋·離俗》用“高節厲行”形容超脫世俗的品行。
二、名詞含義:高尚的節操
多用于描述人物品格,例如:
-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稱魯仲連“好持高節”,強調其不慕權貴的品質。
- 宋代宗悫家族因“素高節”而聞名,體現家風傳承。
三、具象化含義
- 高聳的竹竿
因竹有節,故以“高節”代指竹。如唐代方幹《方著作畫竹》中“疊葉與高節”描述竹的形态。
- 使臣的旄節
古代使節所持儀仗,因長八尺而得名。例如《漢書·禮儀志》相關記載(綜合、7)。
四、成語化用法
現代漢語中,“高節”常作為成語,概括性指代高尚品德與正直行為,如查字典解釋“不為利益所動搖”。
提示:如需具體文獻例證或更詳細解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莊子》等典籍。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和現代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高節》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指高尚的品德和行為。拆分部首是“高”和“節”,其中“高”是上部部首,表示高度、尊貴,而“節”是下部部首,表示品德、行為。
根據筆畫數來看,字詞“高節”總共有9畫。其中,“高”字包含6畫,而“節”字包含3畫。
《高節》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在古代,高尚的品德和行為非常受到重視,被視為一種美德。這個詞語在古代文獻中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時候。
關于《高節》的繁體字寫法和簡化字寫法沒有明顯的區别,都是“高節”。
古時漢字寫法中,對于《高節》這個詞沒有特别的不同寫法,多數情況下采用現在的寫法。
以下是一個示例句子中使用了《高節》這個詞:
他的高節令人欽佩。
與《高節》相關的組詞可以有:高尚、節操、高尚品質等。
與《高節》相近的詞彙可以有:品行高尚、品質優良、德高望重等。
與《高節》相反的詞彙可以有:品行不端、品質低劣、道德敗壞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