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igh building]∶高度较大的阁楼
(2) [shelf]∶用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1).高大的楼阁。《后汉书·樊宏传》:“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 唐 王勃 《滕王阁》诗:“ 滕王 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鸞罢歌舞。” 陈毅 《广东》诗:“高阁 羊城 接大荒,骋怀极望鬱苍苍。”
(2).置放书籍、器物的高架子。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始终。” 清 王夫之 《杂物赞》:“高阁,小紫竹为架,下歛上张,以庋字画及藁纸,挂壁间。”
(3).高高地搁置起来。谓弃置。《宋书·王微传》:“恐君逢此时,或亦不免高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都给事升转》:“至於会议出,而年例遂因之不举矣。恐祖制终难高阁也。”
(4).星名。《文选·张衡<思玄赋>》:“命 王良 掌策駟兮,踰高阁之将将。” 吕延济 注:“高阁,星名。”
“高阁”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高大的楼阁
指多层建筑中特别高耸的部分,常用于形容古代宫殿、亭台楼阁等建筑形式。例如《滕王阁序》中的“滕王高阁临江渚”。
存放物品的高架子
特指用于贮藏书籍、器物的高架,如“束之高阁”即表示将物品搁置不用。
建筑意义
源自古代文献,如《后汉书·樊宏传》提到“重堂高阁”,指宏伟的建筑结构。唐代王勃的诗句“佩玉鸣鸾罢歌舞”也以“高阁”描绘壮观的楼阁景象。
引申含义
注音与拼音:
拼音为gāo gé,注音符号ㄍㄠ ㄍㄜˊ。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文典籍。
被絮薄田踣銕楚辱悰绪钓缗恩星二道毛泛拚风气扶余辅志葛巾根牙盘错归凭恒度鸿明皇迹溷厕祸梯鉴湖浃髓沦肌经期敬亭山寖盛计设积薪候燎绝调绝活峻迁立后灵鼓立象氓宇男妇鸟壳农机具剽勇平壹千里骨窍瓠倾危丘役幓头十年磨一剑耍闹束手听命私办松花彩蛋痌心疾首颓坏王凫伪君子文思窝顿兀的巫妪险地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