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高閣的意思、高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高閣的解釋

(1) [high building]∶高度較大的閣樓

(2) [shelf]∶用以貯藏存放書、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閣)

詳細解釋

(1).高大的樓閣。《後漢書·樊宏傳》:“其所起廬舍,皆有重堂高閣。” 唐 王勃 《滕王閣》詩:“ 滕王 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陳毅 《廣東》詩:“高閣 羊城 接大荒,騁懷極望鬱蒼蒼。”

(2).置放書籍、器物的高架子。 唐 韓愈 《寄盧仝》詩:“《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究始終。” 清 王夫之 《雜物贊》:“高閣,小紫竹為架,下歛上張,以庋字畫及藁紙,挂壁間。”

(3).高高地擱置起來。謂棄置。《宋書·王微傳》:“恐君逢此時,或亦不免高閣。”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二·都給事升轉》:“至於會議出,而年例遂因之不舉矣。恐祖制終難高閣也。”

(4).星名。《文選·張衡<思玄賦>》:“命 王良 掌策駟兮,踰高閣之将将。” 呂延濟 注:“高閣,星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高閣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核心層次:


一、字面本義:高大的樓閣

指建造宏偉、結構高聳的樓閣建築,多用于藏書、觀景或彰顯地位。

例證:

杜甫《魏将軍歌》:"高閣憑欄檻,中軍倚旆旌。"

《漢語大詞典》釋為"高大的樓閣",強調其物理形态特征。


二、引申義:珍藏貴重之物的場所

因樓閣地勢高而幹燥,古代常作藏書、儲寶之用,引申為保存重要事物的場所。

例證:

《漢書·揚雄傳》載漢朝"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重要典籍多藏于石室高閣。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此詞含"珍藏貴重物品的閣樓"之義。


三、成語化語義:擱置不用("束之高閣")

源自典故性成語,指将事物棄置不顧,強調脫離實際應用的狀态。

典源:

《晉書·庾翼傳》記庾翼批評虛浮學風:"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

《中華成語大辭典》釋"束之高閣"為"棄置不用"(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3. 《中華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注:因無法驗證有效鍊接,此處僅标注文獻來源,建議通過權威出版平台或圖書館獲取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高閣”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高大的樓閣
    指多層建築中特别高聳的部分,常用于形容古代宮殿、亭台樓閣等建築形式。例如《滕王閣序》中的“滕王高閣臨江渚”。

  2. 存放物品的高架子
    特指用于貯藏書籍、器物的高架,如“束之高閣”即表示将物品擱置不用。


二、詳細解釋

  1. 建築意義
    源自古代文獻,如《後漢書·樊宏傳》提到“重堂高閣”,指宏偉的建築結構。唐代王勃的詩句“佩玉鳴鸾罷歌舞”也以“高閣”描繪壯觀的樓閣景象。

  2. 引申含義

    • 擱置不用:如韓愈《寄盧仝》中“《春秋》三傳束高閣”,比喻事物被棄置。
    • 抽象化表達:可指代脫離實際的空想或未實施的計劃,如“政策束之高閣”。

三、用法與示例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注音與拼音:
拼音為gāo gé,注音符號ㄍㄠ ㄍㄜˊ。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文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璧無瑕兵難博采春不老得案鬥蛙二聖環繁雄焚薙幹紀更替怪得詭辨貴真诃林恒教滑湣驩浃冱涸回言檢畏見習生郊端誡述節遇勁道近制吉幸客氣話馬齒馬溜船茅堂秘省逆計噴雲洩霧青鳥清修秦石楸葉熱麻麻融光褥單三尺雪三清四白時巡説得去私凡送聘碎亂損生談書檀心天論田袍提孩畏刀避箭梧丘之魂屋獸污潴心不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