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霜脐的意思、霜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霜脐的解释

指蟹。蟹霜后肥美,故称。 宋 黄庭坚 《次韵师厚食蟹》:“三岁在 河 外,霜脐常食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霜脐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义与古代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霜"本指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的白色晶体,引申为洁净、冷冽的质感;"脐"指物体中央或底部的凸起部位,在生物体中特指连接母体的器官。组合为"霜脐"时,常指代经霜后形成的脐状物,或特指某些药材、食材的加工形态。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霜脐"在古代医书中多指经霜冻处理后的麝香鹿脐,其表面凝有白色霜状物,故称。这种处理工艺可提升药材保存性能,《本草纲目·兽部》提及"凡用麝香,以当门子、霜脐为上",说明霜脐麝香属于优质药材。另见《齐民要术》载"腊月取鹿脐,悬北檐下经霜曝干",印证了传统加工方式与名称由来。

在文学语境中,霜脐偶作比喻,如宋代杨万里《食鲈》诗"雪霜脐内割,笔砚梦中忙",此处"霜脐"借指霜冻后肥美的鲈鱼腹肉。需要注意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见于专业典籍或仿古文体。

网络扩展解释

“霜脐”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中,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析

霜脐指蟹,特指霜降后肥美的蟹。古人认为蟹在秋霜后肉质饱满,故以“霜脐”代称,带有季节性的诗意描述。

二、词语结构

三、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黄庭坚的诗句《次韵师厚食蟹》:“三岁在河外,霜脐常食新。”,通过“霜脐”形容蟹的鲜美。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学或诗词赏析。

四、延伸说明

古人对蟹的雅称多样,如“铁甲将军”“无肠公子”等,“霜脐”则侧重强调其季节性特征,反映了农耕文化中对自然物候的细腻观察。

别人正在浏览...

灞桥笔算笔劄草法澄辉辰汉齿颊香赤钟传见淳光脣喙绰路骑稻稼倒月殿撰蠹贼防城库風掃甘锐侯膏腥公助官产姑嘬候长后厅呴喻画梁雕栋迦坚茶寒剪截精博酒民酒瓢季主卷柜愧切两面二舌嶚剌礼忏轹釜岭梅舲舟柳堤离纵乱烽谩语蒙涌磨破口舌赧赧然内厅皮靴亲谊勤职实地四库锁定素闻委令未亡年详料纤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