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阁诏的意思、阁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阁诏的解释

搁置诏书。谓不奉诏命。《新唐书·循吏传·何易于》:“ 易于 视詔书:‘ 益昌 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詔,吏曰:‘天子詔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阁诏是汉语古语词,指古代朝廷中由内阁草拟或保管的诏书,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构词解析 “阁”指中央官署机构,如唐代的弘文馆、宋代龙图阁等专司文书典藏的机构;“诏”即皇帝颁布的政令文书,《说文解字》释为“告也”,特指帝王命令。二字组合后构成偏正结构,强调诏书的特定保存或起草场所。

二、历史语境 明代内阁制度成熟后,“阁诏”多指经内阁大学士拟定的诏书。据《明史·职官志》记载,重要诏令需“内阁具诏稿,呈御览后颁行”。这类诏书往往涉及官员任免、重大政策调整等事务,需经内阁审议流程。

三、文献例证 宋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载有“枢密院取阁诏施行”的行政程序;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辨析“唐宋诏令多由中书,明则专属内阁”,印证了不同时期阁诏的职能演变。

网络扩展解释

“阁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及背景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搁置诏书、不奉行诏命的行为,常见于官员对上级命令的消极执行或抵制。该词由“阁”(搁置)和“诏”(皇帝命令)组合而成,字面意为“搁置皇帝的诏书”。

  2. 历史典故
    出自《新唐书·循吏传·何易于》:唐代官员何易于面对加重赋税的诏书时,认为“益昌百姓不征税已难生存,何况加重赋税”,遂命下属搁置诏书。下属反问:“天子诏书岂敢违抗?我等因此获死罪,您不怕被流放吗?”。

  3. 语境与用法
    多用于描述官员因民生或道义考量而抗命的情形,隐含对强权命令的批判性态度。需注意与“诏书”本身(官府发布的命令)区分,后者在部分资料中被误作“阁诏”的释义。

  4. 现代引申
    现可比喻对不合理指令的抵制,但属于生僻词汇,日常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

该词核心含义为“抗命不遵”,需结合具体历史背景理解其道德与政治双重色彩。

别人正在浏览...

艾安黯晦消沉巴牋扒开碧光澄映楚襄大青點覷冬冬鼓端身渎田发颤凡儿烦聒发棹分析语腹胪哽躃龚工皓体喝月荒谬绝伦黄彝环灂汇拢祸从天降金科玉条金昴鸡孙揫结趷塔宽弘老身长子两谊龙邸蛮话昧利盟府赔还飘飘摇摇麴尘热谩仁化人爵忍心儒家折莫神渥事数俗虑田祭听顺铜字托足稳贴吴侬软语湘山小丑西方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