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搁置诏书。谓不奉诏命。《新唐书·循吏传·何易于》:“ 易于 视詔书:‘ 益昌 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詔,吏曰:‘天子詔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
“阁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及背景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基本含义
指搁置诏书、不奉行诏命的行为,常见于官员对上级命令的消极执行或抵制。该词由“阁”(搁置)和“诏”(皇帝命令)组合而成,字面意为“搁置皇帝的诏书”。
历史典故
出自《新唐书·循吏传·何易于》:唐代官员何易于面对加重赋税的诏书时,认为“益昌百姓不征税已难生存,何况加重赋税”,遂命下属搁置诏书。下属反问:“天子诏书岂敢违抗?我等因此获死罪,您不怕被流放吗?”。
语境与用法
多用于描述官员因民生或道义考量而抗命的情形,隐含对强权命令的批判性态度。需注意与“诏书”本身(官府发布的命令)区分,后者在部分资料中被误作“阁诏”的释义。
现代引申
现可比喻对不合理指令的抵制,但属于生僻词汇,日常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
该词核心含义为“抗命不遵”,需结合具体历史背景理解其道德与政治双重色彩。
安利白须公避人懆暴承安承托饬材淳粹丹溜额尔翻叛繁禧烦想高帽攻苦还好鹤望火雷火头火柱蹇愕脊索动物九行狷戾绝迹蹶穴客戍闚度廓大两难灵根伶界麟褭淋森履武难鸣孤掌牛酪蟠木朽株鏒金七孔针青岸劝谕曲頞汝南晨鸡山镇胜利甚且手创蔬饭庶物孙壻谈兴他伤铁叉土卵驮道顽金文白纤垢镶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