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閤署的意思、閤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閤署的解释

官署。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到衙门》:“进衙门日,周视閤署墻垣门户,有迎外不谨之处,传工房改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閤署(读音:gé shǔ)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閤”与“署”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古代官署中位于主体建筑侧翼的办公场所或附属机构,常用于指代中央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以下从字形、词义及文化背景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字形与字义溯源

  1. 閤(gé)

    • 本义为“旁门”或“侧室”,引申为官署、宫殿中正厅两侧的小门或厢房。《说文解字》注:“閤,门旁户也”,强调其非主体空间的从属性。在行政语境中,“閤”特指官员处理政务的偏厅,如唐代“中书閤”即宰相议政之所 。
    • 注意:“閤”为“阁”的异体字,但古籍中“閤署”一词保留原字形以区别“阁楼”之义。
  2. 署(shǔ)

    • 指办理公务的官衙,《玉篇》释为“官府治事之所”。如“官署”“部署”均强调行政职能。

二、复合词“閤署”的释义

核心词义:

指古代官署中辅佐主机构的核心部门,多设于正厅侧翼,承担文书起草、机要议政等职能。其特点为:

典籍用例:


三、文化背景与历史演变

“閤署”一词盛行于唐宋时期,与中央集权制度深化相关: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2013.
  3. 刘昫. 《旧唐书·职官志》[M]. 中华书局, 1975.
  4. 黄佐. 《翰林记》[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注:古籍类释义优先引用纸质权威辞书及正史,暂未提供网络链接以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閤署”是“合署”的异体写法,两者含义相同,均指官署,即古代或现代政府机关办公的场所。具体解释如下:

  1. 字形与读音

    • “閤”为“合”的异体字,读音为hé(注音符号:ㄏㄜˊ),与“合”通用。
    • “署”指办理公务的机关,读音为shǔ(注音符号:ㄕㄨˇ)。
  2. 词义解析
    该词为并列结构,强调“共同办公的机构”,常用于古代文献或正式语境中。例如,唐代文献中可能用“閤署”指代中央或地方官署。

  3.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多用“合署”,如“合署办公”表示多个部门在同一地点联合办公,而“閤署”因字形复杂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特定研究领域。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历史用例或具体文献出处,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等专业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本届遍处标竿惨緑茶杯沉思默想垂盼翠羽被措想促死促灭调斗耋嗟嘀里嘟噜焚池父舅抚驭幅圆干罚乖忤瑰琼古义汗珠黑沉沉婚媾解奚京花尽性近状绝域具供颶母冷兵器流輠炉櫜緑珠坠楼孟姜女灭劫牧童目眩神夺偏不的普法扑认轻愆亲擥三座大山杀鸡儆猴生米豕心实秀手头双枱素常讨议皖公无上道陿薄衔悔显迹仙苑晓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