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舅的意思、父舅的详细解释
父舅的解释
古代天子对诸侯的称呼。同姓诸侯称父,异姓诸侯称舅。《书·文侯之命》“父 义和 ,汝克绍乃显祖” 唐 孔颖达 疏:“天子之於诸侯,当称父舅而已。”
词语分解
- 父的解释 父 ù 爸爸,母亲的丈夫:父母。父辈。父子。父兄。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父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父。舅父。 女子母 父 ǔ 老年人:田父。渔父。 同“甫”①。 女子
- 舅的解释 舅 ù 母亲的弟兄:舅舅。舅父。舅母。 妻的弟兄:妻舅。 古代称丈夫的父亲:舅姑(公婆)。“昔者吾舅死于虎”。 古代帝王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诸侯亦称异姓大夫为“舅”。 '
网络扩展解释
“父舅”是古代中国对诸侯的特定称谓,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基本解释
- 核心含义:古代天子对诸侯的称呼。若诸侯与天子同姓(如周王室与姬姓诸侯),则称“父”;若异姓(如姜姓、嬴姓等),则称“舅”。例如,《尚书·文侯之命》中周平王称晋文侯为“父义和”,即因晋国与周王室同为姬姓。
来源与背景
- 文献依据:唐代学者孔颖达在《尚书正义》中解释道:“天子之於诸侯,当称父舅而已。”,这一说法源自周代宗法制度,通过亲属称谓强化政治纽带。
- 功能:通过“父舅”之称,天子将诸侯纳入家族伦理体系,体现“家国一体”的统治观念。
补充说明
- 部分现代词典(如)提到“父舅”也指“姨父”,但这一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引申或误读,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尚书》原文及孔颖达注疏(来源:、6)。
网络扩展解释二
父舅的意思
父舅是指父亲的姐姐的丈夫,也就是指的自己的姑母的丈夫。
拆分部首和笔画
父舅的拆分部首是父(父亲)和舅(姑母),总共是5个笔画。
来源
父舅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在古代汉字中,父亲的姐姐在字形上用了一个“女”字旁,而丈夫的字旁是一个替代字形的“舅”字旁,因此组成了现代的父舅这个词。
繁体
在繁体中,父舅的写法是「伯父」。在这种写法中,“伯”代表姑母的意思,父舅就表示父亲的姐姐的丈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父舅的写法是「姑母夫」。这种写法意味着自己的姑母的丈夫。
例句
1. 我的父舅对我很亲切,常常给我买礼物。
2. 父舅从外地回来探亲,我们全家都很开心。
3. 姐姐的丈夫是我的父舅。
组词
舅妃、舅甥、舅氏、舅楼、舅母
近义词
伯父、姑父、叔父
反义词
姑丈(指父亲的妹妹的丈夫)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