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驭的意思、抚驭的详细解释
抚驭的解释
安辑控驭。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公善於抚驭,长於接引,山藪无弃,苞苴不行。”《北史·张须陁传》:“ 须陁 独勇决善战,又长抚驭,得士卒心,号为名将。”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上:“今 白时中 、 李邦彦 等,虽书生未必知兵,然籍其位号,抚驭将士,以抗敌锋,乃其职也。”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必得勤能熟悉之员,抚驭方能得宜。”
词语分解
- 抚的解释 抚 (撫) ǔ 慰问:抚恤(安慰和周济)。抚慰。安抚。抚爱。 扶持,保护:抚养成人。 轻轻地按着:‰摩。抚摸。抚琴(弹琴)。抚今追昔。 同“拊”。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驭的解释 驭 (馭) ù 驾驶马车:驾驭。驭手。 统率,控制:“以八柄诏王驭群臣”。 笔画数:; 部首:马;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抚驭”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安抚与控制,常用于描述对群体、军队或边疆地区的治理手段。以下是综合多个文献来源的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 基本定义:指通过安抚手段实现有效控制,强调“安辑控驭”的平衡,既注重怀柔政策,又维持管理秩序。这一概念常见于古代政治、军事语境,尤其适用于治理边疆或统率军队。
- 构成解析:“抚”取安抚、慰藉之意,“驭”则有驾驭、掌控之义,二字结合体现治理中的刚柔并济。
2.文献例证
- 历史记载:
- 《南史·兰钦传》提到兰钦“善抚驭,得人死力”,指其通过安抚部下使军队效死力作战。
- 北周庾信在碑文中称赞长孙俭“善于抚驭,长于接引”,强调其治理时既能凝聚人心,又杜绝贿赂(“苞苴不行”)。
- 《北史·张须陁传》记载其“长抚驭,得士卒心”,突显军事统帅通过抚驭赢得士兵拥戴。
3.历史应用场景
- 边疆治理:多用于描述对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的安抚与控制,如宋代李纲曾建议以抚驭手段对抗外敌。
- 军队管理:强调将领通过恩威并施统率士兵,如清代严如熤提到抚驭在军事中的重要性。
4.近义词与延伸
- 类似词汇包括“怀柔”“绥靖”,但“抚驭”更突出“控制”与“安抚”的双重性。现代语境中可类比“软硬兼施”的管理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抚驭”是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治理者平衡人心与秩序的策略思维。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可参考《南史》《北史》等史书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抚驭(fǔ yù)这个词意思是指以柔和温存的方式驾驭或控制动物、情感或局势。它是由“抚”和“驭”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1. 抚:手部部首,共七画;
2. 驭:马部部首,共二十画。
来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一文中。它的含义是用温柔的方式温养并驾驭事物,体现了一种柔性的领导或掌控能力。
繁体写法:撫馭
古时候汉字写法:拨馭、捧驭。
例句:
1. 他用耐心和爱心抚驭着这只顽皮的小狗。
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需要抚驭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
组词:抚摸、悠抚、驭手、御驭、操驭。
近义词:驾驭、操控、掌握。
反义词:放任、放纵、放任自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