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度;估量。《陈书·蔡徵传》:“﹝ 徵 ﹞初拜吏部尚书,启 后主 借鼓吹, 后主 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 蔡徵 不自量揆,紊我朝章。’”
“量揆”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基本释义
该词意为量度、估量,强调对事物或自身能力的衡量与判断。例如《陈书·蔡徵传》中,后主用“不自量揆”批评蔡徵未能正确评估自身资格,贸然借鼓吹(军乐),扰乱朝章。
字词解析
语境应用
多用于书面或历史文献,含一定贬义,常指对自身能力或地位的错误估量。例如“不自量揆”可类比成语“不自量力”,用于批评缺乏自知之明的行为。
近义词与关联词
近义词包括“揣度”“权衡”;相关成语如“揆文奋武”(治理文武事务)、“揆理度情”(依情理推测)。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或读音细节,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量揆》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以下含义和解释:
1. 量度衡量事物的大小、多少。
2. 揣摩、推测事物的情况、结果。
《量揆》的部首是“量”(重量),总共有11个笔画。
《量揆》最早出现在《漢語大詞典》(又稱《康熙字典》)中。在古代,它是一个双音词,表示对事物进行衡量和推测的意思。
《量揆》的繁体写法是「量揆」。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量揆》在古时候的写法是「量揆」。
1. 需要准确地量揆一下他的身高。
2. 没有足够的信息,很难对结果进行准确的量揆。
一些与《量揆》相关的组词:
1. 衡量
2. 揣摩
3. 推测
4. 预测
一些与《量揆》意思相近的词语:
1. 评估
2. 估计
与《量揆》意思相反的词语:
1. 确定
2. 实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