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慷慨的意思、慷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慷慨的解释

(1) [vehement;fervent]∶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generous;liberal]∶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详细解释

(1).情绪激昂。《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贯歷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激厉抗扬之意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士衡 长七尺餘,声作钟声,言多慷慨。” 清 王猷定 《梁烈妇传》:“ 材 伏哭叩头,举火,烈妇死,三十餘人从死,其慷慨赴义如此!”

(2).性格豪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性刚毅,慷慨有大节。”《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我 徐信 也是个慷慨丈夫,有话不妨尽言。”

(3).感叹。《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餘哀。”《文选·陆机<门有车马客行>》:“慷慨惟平生,俛仰独悲伤。” 李善 注引《说文》:“慷慨,壮士不得志於心。”

(4).大方;不吝啬。《水浒传》第五回:“ 鲁智深 见 李忠 、 周通 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慳吝,只要下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袁 为人简默,而慷慨好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慷慨在汉语中是多层语义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含义:

一、核心语义:胸怀坦荡,无私给予

指情绪激昂而大方地付出财物、时间或情感,不吝啬、不计较回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其本字“慷”从“心”部,强调发自内心的热忱态度,“慨”含“既”声,传递决然果断之意,二字结合凸显情感与行动的统一性。例如“慷慨解囊”指毫不迟疑地资助他人,《汉语大词典》引《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证其古义。

二、情感特征:激昂豪迈的气概

常用于形容情绪高涨、充满正气的精神状态。《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有“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之句,展现悲壮激昂之情。现代用法如“慷慨陈词”,指情绪饱满地陈述观点,体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意气风发,充满激情”的释义。

三、行为表现:无私付出的行动

侧重实际行为中的大方与奉献。《说文解字注》释“慷”为“慷慨,壮士不得志于心也”,后引申为豁达之举。如“慷慨捐赠”强调物质层面的无私给予,而“慷慨赴义”则突出为道义牺牲的精神境界,符合《古代汉语词典》中“志气昂扬,无所保留”的注解。

四、古今用法对比

五、反义参照

与“吝啬”“小气”构成反义关系,反衬出慷慨者胸襟开阔的特质。《反义词词典》将其与“悭吝”对举,凸显资源分配时的心理差异。


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
  4.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5.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慷慨”是一个多义形容词,读音为kāng kǎi,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指人在表达观点或行动时充满激情与正气,如“慷慨陈词”“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形容乐于分享物质或智慧,如“慷慨解囊”“慷慨助人”。进一步强调,慷慨不仅是物质布施,还包括心灵层面的给予,如时间、耐心等。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三、用法与例句

  1. 情感表达

    • “他慷慨激昂的演讲感染了全场”。
    • “面对困境,她始终保持着慷慨豁达的心态”。
  2. 行为描述

    • “他为人慷慨,常资助贫困学生”。

四、引申意义

部分文献(如)提到,慷慨也指向内在的富足与稳定,即精神独立者更易展现出无私的品质,而非情绪化索取。


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出处(如《聊斋志异》《世说新语》),可参考、8、10的详细文献引证。

别人正在浏览...

驳饬搏手曾几何时长长短短常用对数赤野大壮典铺兑换券凤蜡赶庙会割损归市号数化分皇木笏头解说寖假科案骒駞口口声声老花眼雷霆炮连圻连阴雨驎角离乡背土龙髥麻胡子盲公镜盲人扪烛明切破记录迫究破设设谦冲自牧弃絶轻俗钦玺书丘索权备三握发上膘韶和眚厉诗主书床曙更水鸥疏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缩节素心讨口牙退概畏凛闲厠显考小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