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农村的意思、农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农村的解释

1.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农村是汉语中表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形态的聚落形态"的复合名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农村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与城市相对"。从构词法分析,"农"源自《说文解字》中"耕也,从晨,囟声",本义为耕种;"村"在《广韵》中释为"聚落",二者组合构成农业生产者聚居地的核心概念。

在中国官方统计体系中,农村包含三个特征要素:人口密度低于城镇、建筑物与农田交错分布、行政管理建制为乡或镇。根据农业农村部2023年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当前中国农村常住人口约5.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7.6%,拥有1800余万公顷耕地和280万个自然村落。

从社会功能角度,农村承担着粮食安全保障、传统文化传承、生态屏障构建等核心职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二条明确指出,农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涵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生态维护的多元价值维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农村地区保存着82%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76%的传统村落建筑群。

网络扩展解释

“农村”是一个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社会地理概念,其核心解释和特征可总结如下:

一、基本定义

农村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农民聚居形成的区域。与城市相比,其特点包括:

  1. 产业基础以农业(包括种植业、林牧渔业等)为主
  2. 人口密度较低且居住分散
  3. 保留较多自然景观

二、内涵特征

  1. 经济特征

    • 以传统农耕经济为主导,存在自给自足特点(如《江村经济》描述的典型农村形态)
    • 工商业发展水平普遍低于城市
  2. 社会结构

    • 人口主体为农民,家族聚居现象明显
    • 保留传统邻里关系与生活方式
  3. 空间形态

    • 包含农田、村落及农业基础设施(如机耕路)
    • 聚落规模较小且分布零散

三、与"乡村"的差异

维度 农村 乡村
产业 明确指向农业生产 可包含旅游、文创等非农产业
范围 聚焦农业聚落及周边生产区域 涵盖山林、河流等自然空间
人口 以农民为主体,结构单一 可能出现产业工人等多元群体

四、发展现状

随着城镇化推进,现代农村呈现新特征:

注: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等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摽格冰锷避年沧漭惭惊恻痛禅理大众哲学蜂鸟凤吟伏袭高霭膏糜隔异工科官师棺饰鼓舌扬唇汗汗沺沺鹤梅河豚壶柑家户江口痂查鸡毛撢子净跨度镜浦金鹤垆谲诈磕答渴盼暌违隶户零铃流芳龙蛇阵内老板蓬葆千古不朽切情启诱趋营三圣上阵室处食方于前士气淑惠搜撅素构停泊听错顽仆稳受馅草现代汉语闲冶仙源嚣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