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戾的意思、拂戾的详细解释
拂戾的解释
违逆。 汉 马融 《长笛赋》:“牢剌拂戾, 诸 賁 之气也。” 清 恽敬 《历代因革论八》:“故养生不至于拂戾,趋事不至于迂回。”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司行政者处处拂戾,不待问,但观其既非素习,鉅任弗辞,可知矣。”
词语分解
- 拂的解释 拂 ú 拭,掸去:拂拭。拂尘。 轻轻擦过:拂晓。春风拂面。微风拂煦。 甩动,抖动:拂袖而去。 违背,不顺:忠言拂耳。拂逆。 拂 ì 古同“弼”,辅助。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戾的解释 戾 ì 暴恶:暴戾。 罪过,乖张:罪戾。乖戾。 至:鸢飞戾天。 笔画数:; 部首:户;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拂戾”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ú lì(ㄈㄨˊ ㄌㄧˋ),其核心含义为违逆、违背,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 违逆:指与事物原本的规律、情理或他人意愿相冲突,带有不协调、不顺畅的意味。例如:
- 汉·马融《长笛赋》:“牢剌拂戾,诸賁之气也。”(形容笛声的激越与自然之气相违逆)
- 清代恽敬《历代因革论八》:“故养生不至于拂戾,趋事不至于迂回。”(说明行为需避免违背常理)
2.语境应用
- 历史文献:常见于古代文学或政论中,表达对规则、情理或社会秩序的违背。例如近代史资料提到:“司行政者处处拂戾……可知矣”,暗指行政措施与实际情况脱节。
3.补充说明
- 与其他词汇的差异:需注意“拂戾”与“拂逆”的区别,后者更强调对权威或长辈的违抗,而“拂戾”侧重广义的违背常理或自然规律。
- 现代用法:当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学术或文学领域,用于强调矛盾或不调状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例或具体语境,可参考《长笛赋》及清代文集。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拂戾(fú l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擦拭、除去邪恶和傲慢的行为或态度。该词的部首是手,笔画数为12。拂戾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尚书·周书·大禹谟》中,用以描述大禹训诫他的儿子禹贡要慎戾之意。繁体字为拂戾。古代的汉字写法使用的是象形字形式,拂字的上部象征手的形状,下部则表示去除或扫除的意思。戾字则是由戈和氏两个部分组成,戈表示武器,氏表示人名。一个常见的例句是:“我们应当拂戾自己的骄傲,保持谦卑和平等的心态。”其他与拂戾相关的词语还有拂尘、排戾等。拂戾的近义词包括除恶扬善、反戈一击等,而其反义词则是纵容和妥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