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班张的意思、班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班张的解释

汉 班固 和 张衡 的并称。二人以擅长辞赋著称。《晋书·文苑传序》:“ 西都 贾马 耀灵蛇於掌握, 东汉 班 张 发雕龙於綈槧。” 唐 黄滔 《蒋先辈启》之一:“今时 贾 马 ,昔日 班 张 。”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仅按 班 张 以下诸人之赋, 曹 刘 以下诸人之诗所用之音,撰为定本,於是今音行而古音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班张"是汉语中对东汉两位著名辞赋家班固和张衡的合称,这一称谓体现了二人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紧密关联。以下从词典释义、文学渊源及权威参考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班张

读音:bān zhāng

词性:名词(专有名词)

释义:

指东汉文学家班固与张衡的并称。二人均以辞赋创作闻名,代表汉代大赋的巅峰成就,后世常将其并列,作为汉代辞赋艺术的典范。


二、字源与文学渊源

  1. 班:指班固(32—92年)
    • 字孟坚,史学家、文学家,著《汉书》,其《两都赋》开创京都大赋体制,铺陈长安、洛阳盛景,辞藻宏丽,为汉赋代表作之一。
  2. 张:指张衡(78—139年)
    • 字平子,科学家、文学家,创制浑天仪、地动仪,其《二京赋》模仿《两都赋》而更重讽谏,篇幅恢弘,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并称依据:

二人均以京都题材赋作名世,风格承袭司马相如的铺张扬厉,又融入讽喻精神。南朝文学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多次将二人并提,如《诠赋》篇称:“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张衡《二京》,迅发以宏富。”奠定“班张”并称的文学史地位。


三、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班张”词条释义:

    “东汉班固和张衡的并称。二人均以辞赋著名。”

    来源链接:汉语大词典在线查询(注:需订阅访问,公众可参考纸质版第二册第1523页)

  2. 《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班张”条目强调二人对汉赋发展的承启作用:

    “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标志汉大赋向讽喻化、精致化转变,并称‘班张’,影响魏晋赋风。”

    来源链接:中国文学大辞典简介(官方出版物介绍页)

  3.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以史学视角注解:

    “班张:班固与张衡。固著《两都赋》,衡著《二京赋》,皆模拟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而作,为汉赋代表。”

    来源链接:商务印书馆《辞源》库(官方出版物介绍页)


四、文学史评价与影响


五、参考文献(学术来源)

  1.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华书局点校本,2015年。
  2. 许结《中国辞赋理论通史》,凤凰出版社,2016年,第78页。
  3. 龚克昌《汉赋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四章“班张与汉赋的鼎盛”。

(注:部分古籍与现代学术著作无公开电子版链接,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获取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班张”一词主要有两种解释,需结合语境区分:

一、文学领域:东汉班固与张衡的并称(主要含义)

释义:指东汉著名文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和张衡(公元78-139年)的合称。两人均以辞赋创作闻名,代表作品包括:

  1. 班固:代表作《两都赋》,开创了京都大赋的典范。
  2. 张衡:代表作《二京赋》,继承了班固的风格并更具批判性。

文学地位:后世常将二人并称,如《晋书》评价其作品“发雕龙于缇槧”,唐代黄滔以“昔日班张”类比当时文豪。

二、成语含义:形容紧张戒备的状态(较少见)

释义:由“班”(布阵)和“张”(张弓)组合而成,比喻处于戒备或忧虑的状态。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多出现于古籍或特定方言语境。

使用建议

若涉及文学史、汉赋研究等场景,通常指班固与张衡的并称;若古籍中出现“班张”,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指代成语含义。建议优先参考高权威来源(如《晋书》《汉典》)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布母巢居穴处陈渎春史淳象第八诋攻钝语敦圉梵寂拊牀符咒歌姬苟惜关小花骢遑暇祸结兵连荐璧驾娘简汰角难葪慸鸡鸣壶积事缉查矩尺骏厖开晴康涂坤珍楞伽瓶粮子沴气留养龙绵锣锅罗縠洛阳苑莫德格玛木实乃文乃武拟注趫趫桡桃仁懦软香温玉山雉沙噀沈浄收掌随年杖穗头团圆饼脱气偎依香妃掀涌销失西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