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炉煤气的意思、发生炉煤气的详细解释
发生炉煤气的解释
可燃性气体之一。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氢、氮、二氧化碳等。分空气煤气和混合煤气两种。前者由煤和空气作用制得;后者由煤用空气和蒸汽作用制得,热值高于前者。用于金属加热炉、玻璃窑炉、炼焦炉的加热,也可作高热值煤气的掺混用气。
词语分解
- 发生的解释 ∶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发生事故村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出现成功的婚姻不会自动发生,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产生、兴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详细解释.萌发,滋长。 汉
- 煤气的解释 由煤制得的气体详细解释.燃料燃烧时所生的烟火气。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夜珠》:“一士人娶得 陈 宫人,夜炷火则恶煤气。”.干馏煤炭所得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氢、甲烷、乙烯、一氧化碳,并有少量的氮、
专业解析
发生炉煤气是指以煤或焦炭为原料,在煤气发生炉中通过气化反应制得的一种可燃气体混合物。其核心含义在于通过特定设备(发生炉)和工艺过程(气化),将固体燃料转化为便于使用的气体燃料。
从制备原理看,发生炉煤气是在高温条件下,使煤或焦炭与气化剂(通常为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主要过程包括:干燥、热解、氧化和还原。氧化反应提供热量,还原反应则生成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气体。
其典型组成成分(体积百分比)通常包含:
- 一氧化碳 (CO):约 20-30%,主要可燃成分之一。
- 氢气 (H₂):约 12-15%,主要可燃成分之一。
- 甲烷 (CH₄):约 1-3%,可燃成分。
- 氮气 (N₂):约 45-55%,来自气化剂空气,不可燃,稀释气体。
- 二氧化碳 (CO₂):约 3-10%,不可燃。
- 少量氧气、硫化氢等杂质。具体比例受原料煤种、气化剂配比和操作条件影响。
发生炉煤气热值相对较低(通常为 1000-1500 kcal/Nm³ 或 4.18-6.27 MJ/Nm³),曾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作为燃料气,如加热炉、锅炉、窑炉的燃料,或用于内燃机驱动机械。随着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普及,其应用范围已显著缩小。
参考资料来源:
- 《化工辞典》(第五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 对“发生炉煤气”的定义及基本制备原理的权威解释。
- 《煤炭气化工艺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详细阐述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和气化反应过程。
- 《燃料与燃烧》,冶金工业出版社 - 提供发生炉煤气典型成分范围及热值数据。
- 《能源工程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 介绍发生炉煤气的历史应用及现状。
网络扩展解释
发生炉煤气是一种通过煤气发生炉生产的可燃气体燃料,其核心特征和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发生炉煤气是以煤或焦炭为原料,在煤气发生炉中与气化剂(空气、水蒸气或其混合物)反应生成的气体燃料。生产过程中,燃料层与气化剂逆流接触,灰渣热量预热气化剂,煤气显热用于燃料干燥和热解,提升热效率。
二、主要成分
包含一氧化碳(CO)、氢气(H₂)、氮气(N₂)、二氧化碳(CO₂),以及少量甲烷(CH₄)、乙烯(C₂H₄)、硫化氢(H₂S)等。典型组成为:
- CO:约30.4%
- H₂:约8.4%
- N₂:约56.4%
- 其他成分:约4.8%。
三、分类与热值
- 空气煤气:仅用空气作气化剂,热值较低(约4.4 MJ/m³);
- 混合煤气:空气与蒸汽共同作用,热值较高(5.0–6.5 MJ/m³)。
四、生产流程
- 原料投入:煤/焦炭从炉顶加入;
- 气化反应:气化剂从炉底进入,与燃料层逆流反应;
- 产物分离:煤气从顶部引出,灰渣从底部排出。
五、用途与特性
- 应用领域:金属加热炉、玻璃窑炉、炼焦炉加热,或与高热值煤气掺混作为城市燃气;
- 特性:热值低、毒性强(含CO),需谨慎使用。
六、安全性
因含大量一氧化碳,易引发中毒,需严格通风和检测。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资料,完整数据可参考相关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安燕班赍薄设设北贝麃麃草草鸱张门户赐板谠直调律雕体定军山多咱二甄凤翥龙骧浮累改削干烦钩止广广悍士号板护呵蠒耳羊浇冷水结仇接风洗尘街亭剂量锦綉心肠狂谬烂事猎角厘祀漏窗罗曼史炉灶缕肉羹諵諵男相拗强戗金蛩蟁毡棋射柔光烧瓷沈钧儒深稳竦耳唐衢痛哭顽愎猬锋围子汙染乌斯怀亚先引消导笑具遐障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