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发热的意思、发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发热的解释

(1) [give out heat]∶温度增高,发出热量

太阳发光发热

(2) [have a fever]∶体温升高到正常水平之上,不论是疾病的反应(如对感染的反应)还是因治疗而人为地导致

(3) [be hotheaded]∶比喻不冷静,不清醒

头脑发热

(4) [burn]∶产生热的感觉

她感到两颊发热

详细解释

(1).发烧,因病而体温升高。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中》:“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北史·艺术传下·姚僧垣》:“ 梁元帝 尝因发热,服大黄。”《醒世姻缘传》第二回:“我家大爷自从昨晚送了众位进门……到了半夜,发热起来。如今不省人事,只发譫语。” 鲁迅 《书信集·致赵家璧》:“发热已近十日,不能外出。”

(2).由于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的灼热感觉。 茅盾 《子夜》十七:“躺在床上的 吴荪甫 久久不能入睡,只有这样恐怖的感想反复揉砑他那发胀发热的脑袋。” 曹禺 《雷雨》第三幕:“ 周蘩漪 :‘我心里发热,我要在外面冰一冰。’”

(3).温度升高,产生热量。 毛6*6*《矛盾论》三:“自然界存在着许多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发声、发光、发热、电流、化分、化合等等都是。” 秦牧 《艺海拾贝·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上的运用》:“一颗麦子是不可能怎样发热的,然而仓库里的麦堆,热度却可以升得很高。”

(4).比喻不清醒,不冷静。如:在胜利的形势下,我们不能骄傲自满,头脑发热。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发热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发热"是现代汉语中具有多重语义的医学术语与生活用语,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1. 基本语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发热"定义为"物体温度升高或人体体温升高的现象"¹。作为动词使用时,可指代物体温度升高的物理过程,如"电机运转时会发热";作为名词时特指人体异常体温状态。

  2. 中医释义

    《中医大辞典》(第2版)记载,中医理论中发热属于"热症"范畴,由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²。典型症状包括面红目赤、烦渴脉数等,需根据虚实辨证施治。

  3.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6版),医学诊断标准将发热界定为:口腔温度>37.3℃、腋温>37℃或肛温>37.6℃³。临床分为感染性发热(占比50%-60%)与非感染性发热(如肿瘤热、药物热等)。

  4. 延伸应用

    在机械工程领域,《机械工程术语大辞典》定义"设备发热"为系统运行中因能量转换产生的温升现象⁴。此现象需通过散热设计控制在安全阈值内,以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参考资料

¹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20.

² 李经纬. 中医大辞典(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³ 王吉耀. 实用内科学(第16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⁴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机械工程术语大辞典.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

网络扩展解释

发热(又称发烧)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症状,通常由疾病或生理异常引发。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体温标准

  1. 医学定义
    发热是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致热原作用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2. 正常体温范围
    一般为36℃~37.2℃,因测量部位(如口腔、腋下、直肠)略有差异。
  3. 发热标准
    • 低热:37.3℃~38℃
    • 中度发热:38.1℃~39℃
    • 高热:39.1℃~41℃
    • 超高热:>41℃。

二、常见原因

  1. 感染性发热
    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病毒(如流感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
  2. 非感染性发热
    • 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 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
    • 代谢异常或中暑。

三、其他关键信息

四、处理建议

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或伴随严重症状(如意识模糊、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提示:以上信息综合自医学专业平台和词典解释,如需完整内容可查看相关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啀啀北酆窆圹差不多产期抄纸尘役喘噎顇蹙得民貂不足,狗尾续东灾斗色督缮凡短佛殿甘霈更待干罢官轻势微棺题雇讬河西走廊滑不溜槐铉滑利湖海士贿托酵粥解颐挤眉弄眼久长九音锣倨横开灯开天抗旍匡救历落马店买扑慕远南明青出于蓝日迈月征入瘾税敛死不足惜司马竹松壑搜閲听断土蜂退席退走唾腺五花馆先牧晓世匣印心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