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封疆的意思、封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封疆的解释

(1) [boundary;border region]∶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标记,聚土而成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2) [local general]∶将某一地区全权交给官吏管理

封疆大元帅

执掌封疆之印

详细解释

(1).亦作“ 封畺 ”。界域之标记;疆界。《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史记·商君列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张守节 正义:“封,聚土也;疆,界也:谓界上封记也。”《汉书·天文志》:“故候息秏者,入国邑,视封畺田畴之整治,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次至车服畜产精华。实息者吉,虚秏者凶。”

(2).疆域;疆土。《周礼·地官·大司徒》:“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

(3).指边疆。《左传·哀公十一年》:“居封疆之间。” 杜预 注:“封疆,竟内近郊地。”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明史·徐达传》:“出塞之后,固守封疆,防其浸軼可也。”

(4).指封疆大吏。 清 王韬 《代上广州府冯太守书》:“招商局中集众非一,虽封疆方面,皆预其间,而隐为之规画。”详“ 封疆大吏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封疆"是汉语中具有历史纵深感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两个维度解析:

一、原始地理概念 "封"本指帝王以爵位、土地赐予诸侯的仪式,《汉语大词典》释为"帝王分封土地予臣属"(来源:《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疆"指领土的边界,《说文解字》载"疆,界也"。二字组合后特指:

  1. 分封的疆域范围,如《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使郤乞告瑕吕饴甥,且封疆焉"
  2. 国境线实体标志物,《周礼·地官》载"制其畿疆而封植之",郑玄注"封,起土界也"

二、职官制度延伸 明清时期衍生出"封疆大吏"的官制称谓,《辞海》定义为"明清时期对总督、巡抚等地方军政长官的统称"(来源:《辞海》第七版)。其核心特征包括:

  1. 管辖范围覆盖省级行政区,如清代两江总督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
  2. 军政统摄权,明代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提督军务,得便宜行事"
  3. 直接向中央负责的特殊地位,《清史稿·职官志》载"总督掌釐治军民,综制文武"

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历史语境,偶见于"封疆拓土"等成语,保留着开拓与守护的双重意象。

网络扩展解释

“封疆”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疆界与领土
    原指划分土地的边界标记,特指古代用土堆标识的领土分界线。如《孟子》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礼记》记载周代通过"修封疆"明确领地范围(、)。

  2. 边疆区域
    引申为国家的边疆地带,如《左传》"居封疆之间"指靠近边境的地区。

二、官职引申义

  1. 地方军政长官
    明清时期特指总督、巡抚等统辖一省或数省的高级官员,称"封疆大吏"。如提到"身任封疆",解释为"统治一方的将帅"。

三、历史演变

四、其他用法

在姓名学中,"封"象征权力,"疆"代表地域,组合寓意守护疆土。

别人正在浏览...

百箭半辈子谤论北窗高卧贝甲避浄彩错才高七步采薪朝起俶辰捶笞粗疏抵玑尔雅方寸心发丧风雨不改觥饭不及壶飧核辐射鹖鸡宏妙胡胡火后监人椒除椒瑛击拂经济之才京兆卷藏扣角歌利口驴脸瓜搭蒙愚脑际努嘴胖唇贫嘴恶舌破记录谦托陗陗清规热传导荣获奢僭升曦沈杂税警殊目疏俗讼寃探囊胠箧湍险弯头万象森罗温仁无道歹无籍之徒梧丘之魂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