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发丧的意思、发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发丧的解释

(1) [declare sb. has ***d;sent out obituary]∶把去世的消息通知死者亲友

(2) [deal with the funeral affairs;manage a funeral]∶办理丧事

详细解释

(1).人死公告于众。《左传·庄公四年》:“王( 楚武王 )遂行,卒於樠木之下……莫敖以王命入盟 随侯 ,且请为会於 汉 汭而还。济 汉 而后发丧。”《北史·齐纪中·显祖文宣帝》:“ 文襄 崩,祕不发丧。” 唐 杜牧 《窦列女传》:“ 希烈 暴死,其子不发丧,欲尽诛老将校,以卑少者代之。”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三幕:“ 段功 :‘什么?被他们毒死了!怎么外边一个人也没有说起呢?’ 阿盖 :‘他们没有发丧啦。你听我慢慢对你说吧。’”

(2).办理丧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及 平原君 母死, 陆生 素与 平原君 善,过之。 平原君 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 陆生 令 平原君 发丧。”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妻觉,揣釵得之,家遂发丧。”《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 许穆公 薨。 齐侯 留 蔡 三日,为之发丧。”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二:“ 贾 家死了人,在发丧之前,棺材都停在这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发丧(fāsāng)是汉语中与丧葬礼仪相关的特定术语,指正式对外宣告某人去世的消息,并启动治丧流程的行为。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基本释义

  1. 宣告丧事

    指逝者亲属或治丧机构通过口头、书面(如讣告)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告知死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把去世的消息通知亲友”。古代称“赴告”,《礼记·檀弓下》载“赴于齐”,郑玄注:“赴,告丧也”,可见其礼仪渊源。

  2. 举办丧仪

    广义上涵盖从报丧到出殡的全过程。《汉语大词典》释为:“办理丧事”,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大怒,烹周苛,并杀枞公而发丧”,此处即指处理丧葬仪式。

二、文化内涵

三、现代用法

当代语境中,“发丧”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如:

医院按规定为无名遗体发丧。

日常口语则倾向使用“办丧事”“发讣告”等表述,避免文言化词汇带来的疏离感。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26-5400-0]
  3. 汉典网. "发丧"词条释义. www.zdic.net/hans/发丧(注:链接为示例,实际引用需确保有效性)

网络扩展解释

“发丧”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解释

  1. 宣告死亡消息
    指丧家向亲友正式通知某人去世的消息。例如《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去世后“秘不发丧”,即隐瞒死讯。
  2. 办理丧事
    指举行丧葬仪式及相关事务,如《三国演义》提到汉献帝驾崩后“秘不发丧”,后续需安排丧礼流程。

二、历史与用法

三、例句参考

  1. 吉思汗遗诏要求秘不发丧,暗中寻找宝藏()。
  2. 贫困家庭因无力承担丧葬费,简单发丧后草草安葬()。

四、补充说明

该词多用于书面或正式语境,强调丧事的程序性。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史记》《三国演义》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息谙行剥脱暴涨杯影蛇弓彩藻抽买杵土丛细大吹法螺呆词刀头东洋鬼二曲二钺凡号肥鲜風禽贯索城毫分缕析壑谷黑月河庭荒岁换喻还珠亭户役枷镣匠学肌衄记算口垢酷日离尘服麦黄免放模棱两可幕北目意耐实迁军潜虑千叶莲起茧倾家求售入帘沈悼神公十返撕打松滑所钦网咖违经乌柿遐方醎食县帅消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