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动息的意思、动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动息的解释

(1).指出仕与退隐。《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李善 注:“动息犹出处。” 唐 王勃 《秋日宴季处士宅序》:“虽语默非一,物我不同,而逍遥皆得性之场,动息匪自然之地。”

(2).活动与休息。《隋书·天文志上》:“生灵因之动息,寒暑由其递代。”

(3).引申为人的动止起居。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动息无格於温仁,颠沛安由乎正义。” 宋 叶适 《夫人王氏墓志铭》:“欲常候母动息,妇姑同一室处,嬉遨谐剧,不用常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夜叉国》:“自此雌每守 徐 ,动息不相离。”

(4).犹动静。情况,消息。《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宦者 安希伦 ,坐与 重诲 交私,常与 重诲 阴伺宫中动息,事发弃市。”《宋史·韩世忠传》:“ 良臣 至 金 军中, 金 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川之战》:“ 张公 为其所愚,倚为心腹,反为贼之耳目,军中动息,贼悉先知,早为备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动息"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以下三个释义:

一、指活动与休止 《汉语大词典》释义为"活动与休息",常见于古代诗文表述生命状态。如唐代王勃《秋日宴洛阳序》"兰交动息,契南北以何难"中,用动静交替暗喻人生际遇。此义项强调动静相济的生命哲学,常见于道家文献。

二、表示消息或动态 《古代汉语词典》收录其"动静、消息"的引申义,如《宋史·李纲传》"纲刺臂血上疏,言监国动静",此处"动息"特指政治动向。该用法多出现于历史文献,用于描述军政要闻。

三、指代呼吸活动 《辞源》载有"呼吸"的特殊义项,《梁书·止足传》"闭目动息"即用此意。此义项源自中医典籍,将人体呼吸系统视为"动息之枢",多见于《黄帝内经》等医学文献。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修订版)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第3版)
  3. 《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纪念版)

网络扩展解释

“动息”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指出仕与退隐

指人在仕途中的进退选择,常与个人志向或境遇相关。例如:

二、活动与休息

表示行为动静的交替,常见于自然与人类生活的描述。例如:

三、引申为人的动止起居

涵盖日常行为与生活细节,强调整体状态。例如:

四、犹“动静”,指情况或消息

多用于传递事件动态或情报。例如:


总结特点:

  1. 词义涵盖抽象(仕隐)到具象(起居)的广泛范畴;
  2. 古文例句多具诗意,如王勃、谢朓等作品;
  3. 不同语境中可侧重不同释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建议结合具体古籍篇章进一步体会其用法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安言白帆报礼贝塔步递卜洛不祥人城编迟怯忡惙出易词友稻香达心敌饮渡海督趣笃终二致发蒙啓滞凡佞翻箱倒箧浮客赶趁寡讷鬼打扑孤证寒品黑衣宰相怀和秽草潐潐骄侵郊隧羁思酒醴卷首科生老臞了戾梅花书院梅花帐氓庶命路泼泼洒洒清长鋭果蜃卫舒心竦心宿疚俗冗态诈塌架媮末外头威裕文干无补于事小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