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動息的意思、動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動息的解釋

(1).指出仕與退隱。《文選·謝朓<觀朝雨>詩》:“動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 李善 注:“動息猶出處。” 唐 王勃 《秋日宴季處士宅序》:“雖語默非一,物我不同,而逍遙皆得性之場,動息匪自然之地。”

(2).活動與休息。《隋書·天文志上》:“生靈因之動息,寒暑由其遞代。”

(3).引申為人的動止起居。 唐 盧照鄰 《樂府雜詩序》:“動息無格於溫仁,颠沛安由乎正義。” 宋 葉適 《夫人王氏墓志銘》:“欲常候母動息,婦姑同一室處,嬉遨諧劇,不用常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夜叉國》:“自此雌每守 徐 ,動息不相離。”

(4).猶動靜。情況,消息。《新五代史·唐臣傳·安重誨》:“宦者 安希倫 ,坐與 重誨 交私,常與 重誨 陰伺宮中動息,事發棄市。”《宋史·韓世忠傳》:“ 良臣 至 金 軍中, 金 人問王師動息,具以所見對。”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金川之戰》:“ 張公 為其所愚,倚為心腹,反為賊之耳目,軍中動息,賊悉先知,早為備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動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指出仕與退隱

指人在仕途中的進退選擇,常與個人志向或境遇相關。例如:

二、活動與休息

表示行為動靜的交替,常見于自然與人類生活的描述。例如:

三、引申為人的動止起居

涵蓋日常行為與生活細節,強調整體狀态。例如:

四、猶“動靜”,指情況或消息

多用于傳遞事件動态或情報。例如:


總結特點:

  1. 詞義涵蓋抽象(仕隱)到具象(起居)的廣泛範疇;
  2. 古文例句多具詩意,如王勃、謝朓等作品;
  3. 不同語境中可側重不同釋義,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建議結合具體古籍篇章進一步體會其用法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動息(dòng xī)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為動作停止、沒有活動。下面是有關動息的相關信息: 拆字部首:動字的部首是力,息字的部首是心。 筆畫:動字有6畫,息字有10畫。 來源:動息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用以描述靜止、停頓、休息的狀态。 繁體:動息的繁體字形為「動息」。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在古代寫法中,動字的寫法較為複雜,而息字的寫法相對簡單,但保留了心字的本義。 例句:1. 孩子們在遊戲中稍作動息,繼續玩耍。(停頓) 2. 跑了幾圈後,他感到肌肉疲憊,需要休息一下,給自己一個動息的機會。(休息) 組詞:動态、動作、停止、行動、休息 近義詞:停止、休憩、甯靜 反義詞:行動、活動、忙碌 希望以上信息能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