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东魏的意思、东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东魏的解释

朝代名。公元534年 北魏 孝武帝 受将领 高欢 胁迫,逃往 关中 , 欢 另立 元善见 为 孝静帝 ,迁都 邺 (今 河北省 临漳 西南),史称 东魏 。拥有今 洛阳 以东的北方各省。550年为 高洋 所代。共历十七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东魏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重要政权,其名称来源于地理方位与政权继承关系。根据《中国历史大辞典》记载,东魏指北魏分裂后,由权臣高欢于公元534年拥立孝静帝元善见所建的政权,因都城设于邺(今河北临漳),位于原北魏都城洛阳以东,故史称东魏。该政权实际由高氏家族掌控,至550年被北齐取代,共存续17年。

从政权结构分析,《魏晋南北朝史纲》指出东魏延续了北魏的汉化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但军事大权集中于丞相府,形成“霸府政治”的独特模式。其疆域涵盖今河北、河南、山东及山西部分地区,通过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维持社会经济稳定。

在文化融合方面,《中国文化通史》记载东魏时期邺城成为北方文化中心,佛教艺术尤为兴盛,响堂山石窟的开凿反映了鲜卑文化与中原艺术的深度交融。现存《洛阳伽蓝记》等文献详细记录了该时期的社会风貌。

需要注意,东魏作为过渡性政权,其制度创新为北齐建立奠定了基础。据《北朝政治制度研究》,东魏创立的“百保鲜卑”禁卫军制度,后被隋唐禁军体系所借鉴。现存河北临漳邺城遗址出土的东魏官印、造像碑等文物,为研究该政权提供了实物佐证。

网络扩展解释

东魏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政权之一,由北魏分裂而来,存在时间为公元534年至550年,共历17年。以下是其核心信息:

一、历史背景与建立

二、政治与疆域

三、军事与对外关系

四、灭亡与后续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战役或人物细节,可参考来源网页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暗室不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项鼈灵补泻草迷吃死人不吐骨头冲殻子崇玄学抽梁换柱答理捣蒜登载蠹孽趸愿妒贤嫉能藩捍飞滚讽呗虙妃刚简河车阖胡赫晔宏逸悔吝混进架次绛跗将军佩锦书饥约蹶踬居官沮桡巨子狂司马敛袖黧老六街李小龙龙山文化明坦默察乃堂南北省蹑云平淡无奇评脉扑邓邓轻褊糁糁四近套式鵌鼵腽肭脐嵬苶纤歌校猎徙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