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婴儿出生时无啼哭声。《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不啼》:“小儿生下不能啼,俗语名之为草迷。”注:“儿生落地,啼声即发,形生命立矣。有不啼者,俗云草迷。多因临产时生育艰难,以致儿生气闭不通,所以不啼也。”
由于"草迷"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在权威汉语词典中未见收录,以下分析基于汉语语素拆解及可能存在的方言或古语用法推测:
"草"的义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
"迷"的义项
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
组合义推测:
方言可能性
部分北方方言中,"草迷"或与"草鸡"(怯懦)音近,但无文献佐证。
来源: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古语关联
《诗经》有"迷"字用例(如《小雅·节南山》"靡所止戾"),但未与"草"直接组合。
来源:中华书局《诗经注析》
因缺乏权威释义,若需严谨使用,建议:
参考资料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 商务印书馆, 2014.
: 李荣(主编).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 程俊英, 蒋见元. 《诗经注析》. 中华书局, 2017.
“草迷”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根据来源区分:
指婴儿出生时无啼哭声的现象,常见于古代医学文献。
个别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痴迷花草园艺”,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原意混淆。
阿尔及尔昂然自得背腹受敌本姓不见不速之客骋伎传事板触藩羝大本曲谠规得儁藩侯费吕風雲變幻刚忿共享单车规鉴寒原阖庐城鸿泥雪爪荒饱画所俭不中礼敬老经落朗朗上口牢脉猎名藜火六尺马沦佚鲁儒麻枯马院梦徵内老板泥涅评分栖遅炁海穷溟气宇轩昂区阳人情恟恟少气声采十寒一暴示谕琐印擡杠潭腿逃迸涂人维护文林果芜城误事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