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半刺的意思、半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半刺的解释

(1).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 晋 庾亮 《答郭预书》:“别驾旧与刺史别乘,同流宣王化于万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輜车就列,化洽於二州;油軾当官,政成於半刺。” 宋 刘克庄 《送章通判》诗:“半刺已官尊,常时读《鲁论》。” 清 梁章鉅 《称谓录·通判》:“国朝之制,自外府正郎至於郡丞半刺,不由会府之所选授者,中外臣僚岁终得以闻荐。”

(2).针灸五刺之一。刺入较浅,故称半刺。《灵枢经·官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鍼,无鍼伤肉,如拔毛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半刺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渊源和特殊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义、职官义及隐喻义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面义

“半刺” 由“半”与“刺”组合而成:


二、职官义(核心含义)

“半刺” 源于《周礼·天官》记载的古代官职制度,指辅助刺史行使监察职责的副职官员。据《周礼·天官·小宰》载:

“以官府之六职辨邦治……四曰半刺,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

此处“半刺”是“小宰”下属六职之一,职责为协助处理刑罚、监察地方官吏,但权限低于正职刺史,故称“半”。


三、隐喻义

后世文人将“半刺”引申为委婉的批评或间接的规劝,强调其“不直接指摘,却暗含警示”的特点。例如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评文时,以“半刺之笔”形容含蓄的批判手法。


引用来源

  1. 《周礼·天官·小宰》(中华书局点校本,ISBN 978-7-101-06372-5)
  2. 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参考《汉语大词典》“半刺”词条释义)
  3. 汉语权威释义综合参考: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如需进一步考据,可查阅《周礼》原典或专业古籍数据库(如“国学导航”)。

网络扩展解释

“半刺”一词有两种主要含义,分别涉及古代官职和中医针灸领域:

一、古代官职

指州郡长官的副职或下属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该用法最早见于晋代庾亮《答郭预书》中“其任居刺史之半”的记载,表明这类官职的权责相当于刺史的一半。唐代杨炯《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和宋代刘克庄的诗作中也有相关用例。

二、中医针灸术语

属于《灵枢经》记载的“五刺”技法之一,特点为:

  1. 操作要点:浅刺皮肤后快速出针,如拔毛状,不伤肌肉(《灵枢·官针篇》)
  2. 适应症:外感表证、肺系疾病及皮肤病
  3. 原理:因肺主皮毛,通过浅刺体表可调节肺气
  4. 现代发展:皮肤针等浅刺疗法由此演变而来

例句:提到“半刺加拔火罐能显著改善睡眠”,体现了现代针灸临床中对这一技法的应用。


若需了解具体针刺手法或历史官职的详细沿革,可查阅《灵枢经》原文或《中医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暗祝白瓜保守被减数波波渌渌不钉点儿常所吃铁石冲击垂晩荡兀单极顶手地听敌僞二事飞鱼钩否屈革面洗心还真圜陈悔厉火球户帐进贤黜奸旧体爵袟穅覈鲙残阔禁联璧两面三刀连环寨笼东笼笯漏言麪糊桶溟滓农桒飘风过耳青黑羣萃热机墒情省訾神注施礼是甚适嗣豕突狼奔思摸禗禗宋健痰厥坦气突过畏缩不前污膺仙篇小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