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艺的一种。说大鼓书。《老残游记》第二回:“你们此地説鼓书是什么顽意儿?何以惊动这们许多的人?” 瞿秋白 《文艺杂著·荒漠里》:“说鼓书,唱滩簧,廉价的旧小说,冒牌的新小说--他们的思想虽旧,他们的话却是 中国 话。”
“说鼓书”是一种中国传统曲艺形式,主要以说唱结合、击鼓伴奏为特点,常见于民间表演。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说鼓书属于大鼓书的一种,表演者通过口头叙述故事或历史片段,同时配以鼓点和简单乐器(如梨花简)的节奏。其名称源于表演时“说”与“鼓”的结合,常见于山东等北方地区,如《老残游记》中提到的“山东乡下的土调”。
表演形式
历史与文化意义
说鼓书在清代至民国时期盛行,既是娱乐活动,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瞿秋白曾评价其“思想虽旧,语言却是中国话”,反映了传统说唱艺术在语言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现代发展
部分流派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梨花大鼓”等分支仍活跃于地方舞台,并融入现代元素进行创新。
注意:部分资料误将“说鼓书”解释为成语(如分解“说、鼓、书”三字),但根据权威文献和典籍记载,其实际含义更偏向曲艺表演形式,建议以曲艺解释为准。
《説鼓书》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戏曲形式,又称为鼓词。它是一种以唱词和鼓点为主要表演形式的曲艺形式,被广泛用于传统剧场演出。
《説鼓书》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説(说)和鼓(一种乐器)。其中,説(说)是由讠(讠部)和兑(兑部)组成,鼓(一种乐器)是由鼠(鼠部)和十(横画)组成。
《説鼓书》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它源于民间艺人在表演中使用鼓和说唱的形式来传递信息和故事。现代汉字简化后,説鼓书的繁体字为「說鼓書」。
古时候,「説鼓书」这个词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在古代经典文献中,它可能会以「說鼔書」、「説鼔书」或其他变体的形式出现。
1. 我们今天晚上去看一场精彩的《説鼓书》表演。
2. 孩子们对于《説鼓书》的表演非常感兴趣。
1. 説书人:讲述故事、传统文化的人。
2. 鼓点:鼓乐中的重要节奏和节拍。
1. 鼓曲:古老艺术形式中的以鼓点为主的音乐剧种。
2. 花鼓戏:一种传统的中国戏曲形式。
舞蹈:以舞蹈动作为表演主体的艺术形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