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农事劳苦。语出《书·无逸》:“先知稼穡之艰难,乃逸。”《陈书·后主纪论》:“ 后主 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既属邦国殄瘁,不知稼穡艰难。”《明史·马文升传》:“ 文升 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穡艰难,此何为者?”
“稼穑艰难”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指农业生产过程中耕种与收获的艰辛,形容农事劳苦。其中:
源自《尚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强调只有先了解农耕的辛劳,才能懂得安逸的可贵。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对农民辛勤劳动的体认。
通过综合《尚书》经典与后世文学用例,这一成语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劳动的尊重与敬畏。
稼穑艰难是一个成语,形容耕种和收割农作物过程中的困难和艰辛。它表示农民在田地里辛勤劳作,却面临着天灾人祸以及其他困难带来的挑战。
稼:禾(5画)+ 亚(6画)→ 11画
穑:禾(5画)+ 奢(10画)→ 15画
艰:艹(3画)+ 千(3画)→ 6画
难:阜(8画)+ 十(2画)→ 10画
稼穑艰难的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它的繁体形式是「稼穡艱難」。
在古代,稼穑艰难的写法略有不同。稼的古代写法是「稼穡」,而穑的古代写法是「縋」。
1. 这个地区的农民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稼穑艰难,但他们从未放弃。
2. 农村的孩子们都知道稼穑艰难,所以他们珍惜粮食,不浪费。
3. 今年的旱灾让稼穑艰难,农民们需要政府的帮助。
稼穑劳作、艰难困苦、艰辛努力、稼穑丰收
辛劳艰难、劳苦辛劳、辛勤努力
轻松简单、容易顺利、不费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