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东宫三师的意思、东宫三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东宫三师的解释

古代辅导太子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官的合称。《通典·职官十二》:“ 后魏 有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东宫三师。”亦称“ 东宫三太 ”。《文献通考·职官十四》:“ 后魏 有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东宫三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东宫三师是中国古代职官体系中专门辅导太子的高阶官职统称,由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组成,合称"东宫三师",始设于隋唐时期。其职能与品秩在不同朝代有所演变:

一、官职构成与品级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师"为教导之职,"傅"主辅弼言行,"保"掌养护之责,三者共同承担太子的德行培养与政务指导。隋代定其官阶为正二品,唐代沿袭并增置太子宾客为副职,《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其"掌辅导皇太子,官品崇重,无其人则阙"。

二、礼仪性与实权演变 《中国历史大辞典》指出,该职在宋元时期逐渐荣誉化,多授予重臣以示恩宠。至明代形成定制,据《明史·职官志》记载,三师皆为正一品虚衔,实际教育事务转由詹事府负责。清代沿置但极少授人,雍正后成追赠已故大臣的荣衔。

三、学术体系中的定位 《历代职官表》特别强调其与"东宫三少"(太子少师、少傅、少保)的对应关系,三师作为最高教育长官,需由精通经史的儒臣担任。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等大儒均曾领此职,形成"以经术润色鸿业"的教育传统。

网络扩展解释

“东宫三师”是古代中国官职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东宫三师指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官的合称,是辅导皇太子的高阶官员,通常由德高望重的大臣兼任或专任。

2.职责与地位

3.历史渊源

4.与其他官职的区分

需注意与“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区分:

5.演变与实例

唐代以后,东宫三师逐渐成为荣誉虚衔,多用于加封功臣或元老,实际教育职责由其他官员承担。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朝代实例或职能细节,可参考历史典籍如《通典》《文献通考》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黯然伤神白首一节报务员八仙桌辩政播琴驳运波咤草库伦儳道钞窃扯络赤眉出丑殚罄单弦底发东趋西步东阳瘦飞观分撇感恨傀怪寒暑针泓碧火鉴江山如故假途灭虢接遇寄幸口诛笔伐跨立流品流湍陋宇绿暗红稀髳茸亹亹不倦能说会道泥冈子努牙突嘴炰烙嵌岩鼽荼山畲沙势升第生虏世界上视同陌路失乡蒐拔宿胥滔腾誊拓铜丸媮合苟容享覜箫心剑态西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