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一节的意思、白首一节的详细解释
白首一节的解释
谓年虽老而志节不衰。《后汉书·吴良传》:“窃见臣府西曹掾 齐国 吴良 资质敦固,公方廉恪,躬俭安贫,白首一节。” 李贤 注:“言虽耆耄,志节不衰。”
词语分解
- 白首的解释 .犹白发。表示年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 范雎 、 蔡泽 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説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説力少也。” 前蜀 韦庄 《与东吴生相遇》诗:“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
- 节的解释 节 (節) é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
专业解析
白首一节,汉语成语,读音为bái shǒu yī jié,形容人到老年仍保持高尚的节操,坚守最初的志向或原则,至死不渝。其核心含义在于赞美历经岁月沧桑而始终不变的忠诚、正直或坚定的品格。
详细释义:
-
字面与核心含义:
- 白首: 指头发花白,代指人到了老年。
- 一节: “节”本指竹节,引申为人的气节、节操、操守或坚定的志向、原则。“一节”在此处强调始终如一、坚定不移的那份操守或志向。
- 整体: 合起来意指人虽然年老(白首),但其坚守的节操、志向或原则(一节)却如同年轻时一样,没有丝毫改变。强调的是历经时间考验后的恒久不变与忠诚坚定。
-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源自东汉班固所著《后汉书·吴良传》。书中记载,东平王刘苍向朝廷推荐其下属吴良时,称赞他“躬俭安贫,白首一节”,意指吴良一生都保持着节俭、安于清贫的高尚品德,即使到了老年,这种节操也丝毫没有改变。这个典故奠定了成语赞美终身保持高尚品德的基调。
-
深层内涵与用法:
- 褒义色彩浓厚: 该成语带有强烈的褒扬意味,用于高度赞扬那些在漫长人生中,无论经历何种境遇(顺境、逆境、诱惑、磨难),都能矢志不渝、坚守本心、保持高洁品格的人。
- 强调时间与坚守的对比: “白首”代表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一节”则代表内在精神品质的恒定不变。这种对比凸显了人物品格的难能可贵。
- 应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忠臣、志士、清廉的官员、有坚定信仰的人、在专业领域或道德操守上终身坚守的人等。例如:“这位老科学家白首一节,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
-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矢志不渝、始终不渝、坚贞不渝、老而弥坚、松柏后凋(比喻坚贞)、穷且益坚(处境越困顿,意志越坚定)。
- 反义词: 晚节不保、见异思迁、朝秦暮楚、随风转舵、老奸巨猾(指年老而越发奸诈狡猾)。
“白首一节”是一个高度赞誉性的成语,它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在漫长岁月中恒久不变的高尚节操和坚定志向。它源于《后汉书》对吴良品德的评价,蕴含着对忠诚、正直、坚守等美好品质的推崇,提醒人们珍视并终身践行高尚的道德准则。
参考资料:
- 释义核心参考《汉语大词典》及《现代汉语词典》对“白首一节”的条目解释。
- 典故出处依据班固《后汉书·吴良传》原文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白首一节”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 拼音:bái shǒu yī jié
- 释义:指人虽年老,但志向和节操始终不衰退。
- 结构:偏正式成语,属中性词,多用于褒扬坚守信念的老年人。
二、出处与典故
- 原始出处:出自《后汉书·吴良传》:“窃见臣府西曹掾齐国吴良资质敦固,公方廉恪,躬俭安贫,白首一节。”
- 背景解读:此句是东汉官员对吴良的赞誉,强调他虽年老仍保持廉洁、节俭的品格。
三、用法与示例
- 语法功能:
- 反义词:晚节不终(指年老时丧失节操)。
- 近义词:老当益壮、白首之心(需结合语境使用)。
四、延伸解析
- 字词拆分:
- “白首”指白发年老,“一节”即一贯的节操,合指年老仍坚守志节。
- 文化意义:体现儒家推崇的“终身守志”精神,常用于赞颂忠贞、清廉之人。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详细出处或例句,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饶白饧白玉轴辨水比伍不患朝奏暮召池汤仇池徂辉当熊叨辱大权旁落點校笃古饵石饭牛屠狗奋鬣广庭孤进蛟兕筋骸絶羣宽畅诳骇髡毛灵皇灵思留兰香妙计命令主义麋躯逆风恶浪丕革千驷清敞轻省琼山棋图起召却非殿任身冗不见治上佼上瑞水满金山舒释术蓺索性檀心挞辱霆电通义围地韦箧畏牺蚊响香客乡念小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