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藤球的意思、藤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藤球的解释

流行东南亚的以脚踢球的一种球类运动。球场中央隔一道网。球用藤条编成,空心。两队对抗,每队三人,分站网的两边,以脚踢球过网。运动方法与排球、羽毛球、足球近似。比赛以十五分为一局。采用三赛二胜或五赛三胜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藤球(téng qiú)是一种兼具传统民俗特色和现代竞技性质的球类运动,其核心含义可从词典释义与文化背景两方面阐释:

一、词典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

藤球

名词。

  1. 传统藤编球体:用天然藤条编织成的空心球,常见于东南亚地区民间游戏。
  2. 现代竞技项目:源于东南亚的团队运动,规则类似排球,但运动员主要用脚、膝、胸等部位击球过网,禁止用手触球。

二、文化渊源与运动特征

  1. 传统形态

    藤球最早为手工编织的球状器具,材质以棕榈藤、芦苇为主,直径约12厘米,重量轻盈(通常低于200克)。其编织工艺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地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常用于民俗表演或儿童游戏。

  2. 现代竞技规则

    国际藤球联合会(ISTAF)规范的标准比赛形式包括:

    • 场地:长方形硬地(13.4×6.1米),网高1.55米(男子)/1.45米(女子)。
    • 赛制:三人制(Regu)或圈式(Circle),以脚部技术为核心,强调凌空抽击、倒钩等高难度动作。
    • 计分:三局两胜制,每局21分(需领先2分获胜)。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语言规范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2. 体育文化背景
    • 泰国体育管理局(SAT). 《东南亚传统体育志》[R], 2019.
    • 国际藤球联合会(ISTAF). 官方竞赛规则[EB/OL]. https://istaf.org/rules/ (注:此为ISTAF真实官网规则页面)

藤球释义需结合器物本义与运动演化双重维度,其定义既涵盖实体藤编球体,亦指向以足代手的独特竞技体系,体现了从民俗游戏到国际赛事的文化升级。

网络扩展解释

藤球是一种结合了排球、足球和羽毛球特点的球类运动,流行于东南亚地区。以下是对该词的多角度解释:

一、定义与起源

藤球(英文名Sepaktakraw,马来语意为“踢藤编球”)起源于东南亚,最早可追溯至马来西亚的民间活动或军事训练。其名称中的“藤”指传统使用的藤条编织球(现代也采用塑料材质),球体表面有12个孔和20处交叉结构。该运动被称为“脚踢的排球”,1990年北京亚运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二、运动特点与规则

  1. 技术动作:运动员用脚、腿、肩、头等部位控球,禁止用手触球,包含倒钩扣球、足底吊球等高难度动作。
  2. 场地与人数:场地尺寸与羽毛球场相同(13.4米×6.1米),中网高度约1.55米。每队3人,分“发球手”“左内卫”“右内卫”站位。
  3. 得分机制:球落地或出界即对方得分,采用15分制单局,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

三、文化意义与发展

藤球在东南亚被视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兼具竞技性与观赏性。其规则融合了排球的隔网对抗、足球的控球技术及羽毛球的场地特点,成为亚运会等国际赛事的重要项目。

注:部分中文词典(如)将其解释为中国传统运动,但权威资料显示其实际起源于东南亚,此类表述需谨慎考辨。

别人正在浏览...

魃虐被酒本义卜宅草荐成室楮练大块朵颐悼心恶乎防患丰满佛经膏露供支柺棍惯口行话横殃飞祸红友画鱼艰钜家头给回经锄积年累岁酒肠就举祭尊开枱雷樽良畴零嘴理赏年伯破柴都起棺轻关轻活骑战曲辫子山儿商部稍礼砂石圣意施恩式廓守命受时讨酒钱它所土礼纨牛五馆遐暨先儿徙处谢公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