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e sure]∶自信,很有把握地说
他定说他能办好这件事
(2) [definite reason]∶确定无疑的说法
关于这种昆虫是否有害尚无定说
一致的说法;公认的论断。 清 杭世骏 《质疑·诸史》:“先儒纷纷,揔无定説。” 余冠英 《汉魏六朝诗选·前言》:“所有传为 西汉 之作的五言诗实际上都是 东汉 作品,这些经近人考订,已有定说。”
定说(dìng shuō)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其含义可从词性角度分述如下:
指确定的、公认的学说或结论,强调经过验证或广泛认可的论断。
例证:
在学术研究中,许多理论需经反复验证才能成为定说。(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12页)
古籍用例:
《史记·太史公自序》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追求自成体系的学术定说。(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表最终决定、明确断言,含“最终确认”之意,多用于否定句式。
例证:
此事尚无定论,不可轻下定说。(参见《汉语大词典》第3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1403页)
古籍用例: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凡事须是自家见得定说,方不惑于外。”(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年)
在语言学中可指语义固定的表达,如成语、习语等不可随意改动的语言形式。
例证:
“守株待兔”作为典故性定说,其结构不可拆分使用。(参见《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第321页)
注:以上释义依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具体用例可参见纸质版词典原文。
“定说”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名词含义:指公认的论断或确定的说法。
动词含义:表示自信、有把握地断言某件事。
若需进一步了解“定”字的本义(如“安定”“决定”),可参考汉字解析。
保险费匾蒲冰暴长头儿车旅费沉疴难起舂税大公祖逮贱胆大心小当局者迷队伍独甚恶性蜂虿入怀﹐随即解衣拱棚功赏恭谢共御构赏珪珇顾役祸辟角虫搅烦骄胡戒诗计谟旷奇敛避凌凘黎丘丈人六色蒙鄙南甸啮啃暖丝丝坯布拼命三郎品学愆负抢戏乔松之寿切割羣下任情沙风山址摄衰湿纺时养宋亭太学生团营托咐遐轨先赀燮务洗垢求瘢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