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共御 ”。谓恭肃己身以抵御不祥。共,通“ 恭 ”。《左传·昭公十二年》:“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 杜预 注:“桃弧、棘矢,以御不祥。”《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能攘木鸟之妖,致百年之寿,所谓‘六沴作见,若是共御,五福乃降,用章于下’者也。” 颜师古 注:“共,读曰恭。御,读曰御。言恭己以御灾也。”一说犹进奉,贡献。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字一义而误解例》:“ 昭 十二年《传》:‘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按:共、御二字同义。御与‘御’通。《广雅·释詁》:‘供奉献御,进也。’‘共御’犹曰共奉献御。质言之,则止是以共王事耳。御亦共也, 杜 注曰:‘以御不祥’,失之。”
见“ 共御 ”。
“共御”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文献中有细微差异,但核心解释如下:
“共御”亦作“共御”,原指恭敬地约束自身以抵御灾祸或不祥之事。这里的“共”通“恭”,表示恭敬的态度;“御”意为抵御、防备。
例:《左传·昭公十二年》提到“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即用桃木弓、棘木箭抵御不祥之物。
该词现代已不常用,多见于古文研究或成语典故中,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若需深入探究,建议查阅《左传》《汉书》原文及杜预、颜师古等注释,或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共御》这个词是指共同抵御、共同承担风险或困难。
《共御》这个词的部首是“行”,拆分后的笔画有11画。
《共御》这个词源于古代汉字,包含了“共”和“御”两个字。
《共御》这个词的繁体字是「共御」。
《共御》这个词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有所差异,例如:「共禦」。
1. 当团队遇到挑战时,大家应该共御风险,共同克服困难。
2. 工作中的问题应该由大家共同来解决,共御难关。
共同御敌、共同御寒、团结共御艰难
共同抵御、共同对抗、共同应对
分崩离析、各自应对、各自为政
邦本半虚空闭经澄肃赤虎螭盘出押从闲厝言瘄子弹抵兜肚都良度蜜月二室犯尾飞伏伏刃改往修来观俗鲑羞海绵城市浩星赫赤赤荷荡横烈胡揑怪尖峭监修解锯街头女人集滞局骥亮通通骡驴蟆津门主蚍蚁铺拉冗笔如或殇折生吞活夺折上巾识乘除十荡十决蝨目鱼史遗霜法竦拔耸惑痌瘝在抱土扶成墙托实土事唍尔诬良为盗小鼓夏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