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冰暴的意思、冰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冰暴的解释

[ice storm] 一种暴风雨,其所降落的雨只要一接触任何物体就立刻冻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冰暴,又称"冻雨灾害",是气象学中一种特殊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根据《大气科学辞典》的定义,冰暴指大气中过冷却水滴遇低温地表物体后迅速冻结,形成透明或半透明冰层包裹地表物体的现象。其形成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近地面存在温度低于0℃的逆温层;二是空中存在温度高于0℃的液态降水层;三是地表温度长期处于冰点以下。

这种现象在《中国气象灾害大典》中被归类为"冻结类降水灾害",与普通降雪存在本质区别。冰暴发生时,水滴在接触地面的瞬间冻结,形成的冰层密度可达0.8-0.9g/cm³,远超积雪的0.1-0.3g/cm³密度,因此对基础设施破坏力更强。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指出"冰暴"属偏正复合词,"冰"作定语修饰中心语"暴",强调其突发性和破坏性特征。该术语在专业文献中常与"雨凇""冻雨"等概念互释,但严格来说,"冰暴"特指已形成灾害性后果的冻雨过程。

网络扩展解释

冰暴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冰暴(ice storm)指以冻雨或冻结液态降水为主的暴风雨天气。其核心特征是雨水接触物体后迅速冻结成冰,形成冰层包裹物体的现象。

二、形成机制

  1. 三明治式气层结构:当高空冷空气(上层)、中间暖湿气层(中层)、近地面冷空气(下层)三者叠加时形成
  2. 相态变化过程:高空雪花→中层融化成雨→近地面过冷却(0℃以下仍保持液态)→触物瞬间冻结

三、主要特征

  1. 快速冻结:过冷水滴在0℃至-10℃环境中仍保持液态,接触物体后立即结冰
  2. 冰层累积:可形成厚度超过25毫米的冰壳,常见于树枝、电线等表面

四、危害影响

  1. 基础设施:压断电缆(冰层重量可达同等厚度积雪的30倍)
  2. 交通运输:路面成"黑冰"致车辆失控,飞机机翼结冰影响升力
  3. 生态破坏:树木因冰层负重断裂,加拿大1998年冰暴造成400万棵树木损毁

五、历史案例

• 中国2008年南方冰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亿元
• 北美1998年冰暴导致400万人断电持续数周

注:英文术语为ice storm,专业领域也称glaze storm。该现象多发生于冬季温带地区,尤其常见于北美五大湖区和中国南方地区。

别人正在浏览...

惭恻璨绮莗葥赤爪子出疆粗荦大亨搭路弹弦订终身锭子帝宗斗水活鳞椟食反封建发胀風美高闱高亚工布管综卦者蚝莆环攻家给贱蔑骄悍骄狂截然井然忌视军濬谷俊壮具体劳动亮油油料钞零挑丽刹纶竿买骏骨锚链畞钟牛后泥饮旁逸横出片红僻错平词如雷灌耳涩僻砂囊扇訹尸位素餐顺行塘坳文劄鹀属现状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