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下手的意思、下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下手的解释

(1) [assistant]∶助手

打下手

(2) [right-hand seat]∶座次的下方者,即右方

坐在主人的下手

(3) [third hand]∶指知识、技能低下的人

详细解释

(1).亦作“ 下首 ”。习惯上称右边的位置为下手。《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两个下得岭来,尚有一里多路,见一所林子里走出两个人来,上手的是 陈乾娘 ,下手的是 王婆 。”《红楼梦》第四十回:“ 贾母 等进来坐下……﹝ 黛玉 ﹞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 王夫人 坐了。” 张天翼 《清明时节》三:“坐在下手的 兔二爷 老不安地动着,总觉得屁股摆得不合式。”

(2).知识、技能低下的人。 清 恽敬 《与李爱堂书》:“今 敬 表 春麓 先生,自谓举一羽而知凤,覩一毛而知麟,世间下手,存买菜之见者,仁弟必能斥其不然,所可虑者,指为忌讳耳。”

(3).指拙劣的技艺。 许杰 《谈讽刺》:“讽刺需……天衣无缝,运用自如,一近勉强,便成下手。”

(4).助手。 巴金 《谈<憇园>》:“没有配角或‘下手’,主角的好些看家本领都使不出来。” 茹志鹃 《百合花》:“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动手;着手。《汉武故事》:“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絶矣。”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五一:“ 玉皇 欲著红龙衮,亲唤 金妃 下手裁。”《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那时必起兵来杀我们,我们不先下手,更待何时?”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五:“她想挽回这个局面,当时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下手"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释义,需依据语境区分其含义。根据权威辞书及语言研究资料,该词的核心释义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 动词用法

    指开始进行某项具体行动或动作,常见于日常口语。例如:"他刚下手准备晚餐,门铃突然响了"。此义项强调行动的初始状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将其定义为"动手;着手做"。

  2. 攻击性行为

    特指实施伤害性动作,常见于司法语境与文学描写。如:"警方在歹徒下手前成功实施抓捕"。此释义在《汉语大词典》(1992年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中标注为"动手,特指杀或伤"。

  3. 名词性指代

    包含双重含义:

    • 指协助主要操作者的辅助者,如:"手术过程中,下手护士需密切配合主刀医师"。
    • 传统方位概念中与"上首"相对的位置,如《红楼梦》第四十回所述:"迎春姊妹三人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此场景中的方位序列即体现传统座次文化。

该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语义演变,可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中关于"下"字延伸义的考据。在实际运用中需注意:作动词时多接具体动作对象(如"下手整改"),作名词时常见于特定专业领域(如戏曲、医疗等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

“下手”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五类解释:

一、动词用法

  1. 动手/着手
    指开始行动或处理某事,如“不知从何下手”。
  2. 作案或杀害
    多用于负面行为,如“趁我们听莲花落时下手”,或《绿野仙踪》中“下手他的意思”。

二、名词用法

  1. 助手或次要角色
    如“打下手”指担任辅助工作。
  2. 座次方位
    传统礼仪中,右侧位置称“下手”(与“上首”相对),如“坐在主人下手”。
  3. 能力低下者
    指知识、技能不足的人,如“世间下手,存买菜之见”。

三、其他引申义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使用注意

如需更详细例句或出处,可参考《绿野仙踪》《红楼梦》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嗄饭阿偏标明薄技仓谷策事産儿冲涤丑地楚囚对泣单刺调糜量水都君楯槛发配愤迅拊键搞糟耕三余一过滤嘴还答汗马功函授学校华藏世界黄梅画瓶胡蝶鹄泻俭幙解煞吉驾伎懩钧容直科指磊嵬亮富欐欐栊枞绿豆糕姏母鬡须凄恨轻俗秋伏取青媲白饶本柔情媚态软亸舍次失理双凤陶罐桃金娘縢牒头行人枉却文叙子卧果儿现况犀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