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鼎命的意思、鼎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鼎命的解釋

指帝王之位;國家之命運。《宋書·傅亮傳》:“ 桓玄 暴篡,鼎命已移。”《北史·僭僞附庸傳序》:“至如 晉 、 宋 、 齊 、 梁 雖曰偏據,年漸三百,鼎命相承。”《舊唐書·穆宗紀贊》:“皇皇上帝,為民立正。此何人哉,遽主鼎命。”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憂危竑議前紀》:“且主上乾綱獨斷,鼎命時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鼎命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形與曆史文化兩個層面解析。字義上,“鼎”最初指青銅禮器,象征政權正統,《說文解字》載“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命”則指天命、政令,《爾雅》釋為“命,令也”。兩字組合後形成特殊政治術語,具體包含雙重含義:

一、指代國家重大政令。《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指朝廷重命”,其用法常見于史籍,如《宋書·武帝紀》中“鼎命既改,非唯商周之祚”即用此義,強調政權更疊時的天命轉移(來源:漢典 zdic.net)。

二、特指三公職位。《辭源》第三冊指出,因周代以鼎象征三公之位,“鼎命”遂引申為宰輔之職的代稱,《周書·蕭圓肅傳》中“既應鼎命,虛寡為論”即用此引申義,反映古代職官制度與禮器文化的關聯(來源:國學大師 guoxuedashi.net)。

該詞屬典型的政教文化詞彙,王力《古代漢語詞典》特别标注其使用場景多限于诏令、奏議等官方文書,現代漢語中已鮮見實用,主要作為曆史語料存在于典籍文獻(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第5版)。

網絡擴展解釋

“鼎命”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帝王之位或國家命運,其内涵與“國運”“皇權傳承”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鼎命”由“鼎”和“命”組成:

二、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1. 政權更替
    《宋書·傅亮傳》提到“桓玄暴篡,鼎命已移”,描述桓玄篡位導緻皇權轉移。
  2. 朝代延續
    《北史》稱晉、宋、齊、梁雖偏據一方,但“鼎命相承”,強調政權傳承的合法性。
  3. 帝王正統性
    《舊唐書》用“遽主鼎命”暗指穆宗即位倉促,隱含對其正統性的質疑。

三、文學與詩詞引用

四、總結

“鼎命”一詞多用于史書和文學作品,核心含義是帝王權位與國家命運,常與政權合法性、朝代興衰相關聯。其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例如描述篡位、政權繼承或國運批判等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或詩詞背景,可參考《宋書》《北史》等史料原文或相關研究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拜登賓爵伯昌播荷不詳財谷産品質量稱談春茶脣亡齒寒大序帝孫迩刻飯槮膈疝狗頭上生角鼓曲古自黑彪奸膽驕獰記點借親迥非脊杖樂苑曆曆落落禮至荔枝蜜龍擾龍尾道盧旺達門庭赫奕木已成舟辇毂下齧棃甯安甯為玉碎,不為瓦全擰轉貧婦骞抟齊缞全力以赴冗積上肩容易下肩難沈佚十道首丘收取四季調阗溢托公報私土神王機望天田未定無赀小姨娘謝庭斜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