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ncture of iodine] 用碘、碘化钾和乙醇制成的一种药物,棕红色的透明液体,有碘和乙醇的特殊气味
即碘酊。
碘酒(diǎn jiǔ)是一种外用消毒剂,其核心含义可从汉语词典角度结合医学用途作如下解释:
词义解析
“碘酒”为偏正结构复合词:“碘”指化学元素碘(Iodine),具有强杀菌性;“酒”指溶剂乙醇(酒精)。合指以碘单质溶于酒精制成的溶液。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99页。
化学组成
含2%-3%碘单质 与50%-60%乙醇,辅以碘化钾增强溶解性,属中效消毒剂。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消毒机制
碘通过氧化病原体蛋白巯基破坏微生物结构,乙醇协同渗透杀菌,对细菌、真菌及部分病毒有效。
来源:《实用消毒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第112页。
适用范围
适用于小面积皮肤创口消毒(如擦伤、割伤),禁用于黏膜、大面积伤口及碘过敏者。
来源:《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2016年,第45条。
正确用法
用棉签蘸取少量碘酒,以伤口为中心螺旋向外涂擦,待干后需以75%酒精脱碘避免灼伤。
来源:《基础护理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第178页。
风险警示
长期使用可能致皮肤色素沉着,误服可损伤消化道黏膜(需立即口服淀粉浆解毒)。
来源:《药物不良反应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年,第204页。
碘酒于19世纪中期由法国医生首次用于外科消毒,现因刺激性较强,临床逐渐被碘伏(无痛、不需脱碘)替代,但仍是家庭急救常备品。
来源:《医学史》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0年,第7章第3节。
碘酒(又称碘酊)是一种含碘的消毒剂,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碘酒学名碘酊,由碘、碘化钾、乙醇(酒精)和水组成。其中:
碘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病原体的蛋白质结构,可杀灭细菌、真菌、病毒及芽孢(如破伤风芽孢)。其杀菌效果与浓度相关,常用浓度为2%-3%。
碘伏不含酒精,以水为溶剂,刺激性小,可直接用于伤口和黏膜。而碘酒因含酒精,更适合完整皮肤消毒。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浓度选择或禁忌症,可参考医学指南或药剂师建议。
霸轨暴狠背义负信迸泪比伦兵寇柄用鸧鴳草猪床敷赐书大路椎轮大牲电磁场蝶羽邸肆哆哩哆嗦泛败放赈非圣废语風瀟雨晦府实干桢鹳阵骨卢槌国仇和蕃鹤骨霜髯河心哗世火炬简勘谨历九居九龄峻垝垦民劳赐捞稻草蟉结利便洛洛盲眡耄衰嬷嬷妈幕屋清畅囚犯湫陋酋帅叡典上祭收生妇双秤陶令株韬藴霞脚相牟闲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