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武的意思、大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武的解释

(1). 周 代的乐舞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濩》、《大武》。” 郑玄 注:“《大武》, 武王 乐也。”《史记·吴太伯世家》:“见舞《大武》,曰:‘美哉, 周 之盛也其若此乎?’”

(2).称牛。《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 宋 惠洪 《冷斋夜话·牛逐虎》:“嗟哉异哉两大武,高义可与 贯高 伍。”参见“ 一元大武 ”。

(3).强大的武力。《商君书·徕民》:“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武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基本释义

  1. 周代乐舞

    指周代用于祭祀的六种乐舞(六代舞)之一,以歌颂武王伐纣功绩为主题,属武舞。舞蹈时执干戚(盾与斧),动作刚劲,象征武力征伐。《礼记·乐记》载其“发扬蹈厉”,展现尚武精神。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2. 重兵器/铠甲

    古汉语中“大武”可指厚重的兵器或铠甲,如《管子·参患》:“兵不完利,与无操者同实;甲不坚密,与伐者同实……大武不戟。”此处“大武”代指精良战甲。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二、文化延伸义

  1. 帝王功业象征

    因周代《大武》乐舞的特殊地位,后世以“大武”喻指帝王的军事功绩或王朝强盛武力。如《史记·乐书》:“《大武》,象成周之盛也。”

    来源:《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三、现代使用场景

  1. 武术术语

    当代武术领域偶用“大武”指代大开大合、刚猛有力的招式流派,但此用法非主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来源:《中华武术辞典》,人民体育出版社。


说明:以上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侧重历史语境与典籍记载。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如中国知网)查阅纸质辞书原文以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大武”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类解释:

一、周代乐舞

  1. 历史背景
    《大武》是周代重要的乐舞之一,主要用于歌颂武王伐纣的功绩,属于“六舞”中的武舞。据《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该舞蹈通过战舞形式表现灭商过程,结构复杂,融合了叙事性与艺术性,是古代军事题材舞蹈的代表作。

  2. 艺术成就
    该舞蹈以手持武器的战舞形式呈现,继承了原始舞蹈如“刑天氏之乐”的传统,同时创新性地用分段编排展现历史事件(如战争、凯旋、天下安定),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意义。


二、成语含义

作为成语,“大武”指强大的武力或勇猛无畏的力量。


三、其他释义

  1. 称牛
    古语中“大武”可代指牛,但此用法较为罕见,现代已不常见。
  2. 广义武力
    《商君书》等文献中,“大武”也泛指强大的军事力量,强调武力对国家根基的影响。

“大武”的核心含义围绕“力量”展开,既可指具体的历史乐舞,也可作为抽象概念形容强大能力。如需深入考据,可参考《周礼》《史记》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昂然熬磨惫坏不廉畅臼蝉饮炽热戴帽子典辞地蛋丢开恶月芳饵放哨发芽封建制度丰篠庚弟耿挺广裕贯扫和欺溷扰坚林极边继统就列瘠义肥辞卷巴卷尾雎鸠匡敕隶臣妾离世绝俗立言緑林好汉陆陆煤仓面色摩耶皮子面翘板其奈三头六证僧统山阳笛奢汰水剑四六骈俪四校耸畏淘虏同牢捅楼子吐晕瓦匜危矢腺细胞销印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