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散关的意思、大散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散关的解释

关名。在 陕西 宝鸡 西南的 大散岭 上。也称 散关 。 宋 陆游 《书愤》诗:“楼船夜雪 瓜洲渡 ,铁马秋风 大散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散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属秦岭山脉中断的隘口。该关始筑于西汉时期,古称"散关",《后汉书·隗嚣传》记载"嚣遣王元据陇坻,伐木塞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明确记载其"扼川陕咽喉,当关中之噤喉"。宋代陆游《书愤》诗中"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名句,使其文学意象深入人心。

作为关中四塞之一,大散关地处川陕交通要冲,清《读史方舆纪要》载其"北不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现存遗址存有清代"古大散关"碑刻,关城遗址东西两侧各存长约150米的夯土城墙,最高处达7米。此处地形险要,《宝鸡县志》载其"峭壁中断,深谷逶迤",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价值,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韩信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计谋即发生在此区域。

网络扩展解释

大散关是中国古代重要关隘,其词义可从地理、历史、文化三个维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词义

大散关是关名,位于陕西省宝鸡市西南的秦岭大散岭上,又称散关,属关中四关之一(与函谷关、武关、萧关并列)。其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因周朝散国关隘得名,二是因散谷水而得名。

二、地理与战略地位

  1. 地形特征:地处秦岭北麓,南北深谷陡峭,形成“一线天”地貌,海拔约1200米,是川陕咽喉要道。
  2. 军事意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时期是宋金分界线和抗金前线,有“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北不得此,无以启梁益”之说。

三、历史与文化内涵

  1. 历史事件:
    • 公元前206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经此;
    •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唐代安史之乱唐玄宗入蜀均途经此地;
    • 1131年南宋吴玠兄弟在此大败金军。
  2. 文学意象:因陆游《书愤》名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成为家国情怀的象征。

四、现代遗存

现存遗址位于宝鸡市川陕公路19.5公里处,以“二里关”为核心险隘,景区内保留宋代文物和摹刻题字。该地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提示:如需更详细的历史事件年表或地理示意图,可参考、的完整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柏子高宝珥本军碧墀比较文学笔距寀寮常典赤豹翠荡瑶翻单跪蹬足丢失度制二郎神繁复飜黄倒皂芬蒀阜颠夫税告负故府好爵逭遁黄鹄音熀燿幻想曲火炭价款讲坐检摄交语郊虞激磁浄洗锦幕肌色抠请袴鞾泐蚀量力而为零升鸾文卖友没店三门状脑畔内典粘皮着骨遣令泉世三素市俗师心自是寿面顺占天大土霸王畏偄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