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散關的意思、大散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散關的解釋

關名。在 陝西 寶雞 西南的 大散嶺 上。也稱 散關 。 宋 陸遊 《書憤》詩:“樓船夜雪 瓜洲渡 ,鐵馬秋風 大散關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散關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軍事關隘,位于今陝西省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屬秦嶺山脈中斷的隘口。該關始築于西漢時期,古稱"散關",《後漢書·隗嚣傳》記載"嚣遣王元據隴坻,伐木塞道",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明确記載其"扼川陝咽喉,當關中之噤喉"。宋代陸遊《書憤》詩中"鐵馬秋風大散關"的名句,使其文學意象深入人心。

作為關中四塞之一,大散關地處川陝交通要沖,清《讀史方輿紀要》載其"北不得此,無以啟梁益;南不得此,無以圖關中"。現存遺址存有清代"古大散關"碑刻,關城遺址東西兩側各存長約150米的夯土城牆,最高處達7米。此處地形險要,《寶雞縣志》載其"峭壁中斷,深谷逶迤",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價值,曆代為兵家必争之地,韓信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計謀即發生在此區域。

網絡擴展解釋

大散關是中國古代重要關隘,其詞義可從地理、曆史、文化三個維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大散關是關名,位于陝西省寶雞市西南的秦嶺大散嶺上,又稱散關,屬關中四關之一(與函谷關、武關、蕭關并列)。其名稱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因周朝散國關隘得名,二是因散谷水而得名。

二、地理與戰略地位

  1. 地形特征:地處秦嶺北麓,南北深谷陡峭,形成“一線天”地貌,海拔約1200米,是川陝咽喉要道。
  2. 軍事意義:自古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時期是宋金分界線和抗金前線,有“南不得此,無以圖關中;北不得此,無以啟梁益”之說。

三、曆史與文化内涵

  1. 曆史事件:
    • 公元前206年,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經此;
    • 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唐代安史之亂唐玄宗入蜀均途經此地;
    • 1131年南宋吳玠兄弟在此大敗金軍。
  2. 文學意象:因陸遊《書憤》名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成為家國情懷的象征。

四、現代遺存

現存遺址位于寶雞市川陝公路19.5公裡處,以“二裡關”為核心險隘,景區内保留宋代文物和摹刻題字。該地現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景點。


提示: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事件年表或地理示意圖,可參考、的完整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秕穢比價冰寒鼻繩波段材樹參伺馳弋捶掠春工存款單道班盜金對内搞活獨院飯盤法幢飛言墳圈佛頭着糞富室大家改道鬲山宮澤搆奸詭貌桂髓椒漿蚝油呵奬洪喬捎書話不在行荒政毀诽簡譜假日經濟金桂禁廷鈞金侃大山蠟版良金斂索靈符隆豐甯位暖煦佥屬勤勉礐石桑末失心風收榷水禁黍黏子順孰碩臣橐爚侮亡席槁兮甲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