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火炭的意思、火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火炭的解释

[burning charcoal] 燃烧着的木炭或煤块

详细解释

燃烧着的柴炭。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经》云: 目连 见其亡母在饿鬼中,即鉢盛饭,往餉其母,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元 郑廷玉 《忍字记》楔子:“孩儿每,那里与我扶将那君子进来,讨些火炭来盪些热酒与他喫。”《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抗联机密不泄漏》:“皮鞭打,火炭烧,针刺手,梁上吊;头可断,血可流,抗联机密不泄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火炭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词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其本义指“燃烧后尚未完全熄灭的木炭或煤块”,常保留余温且表面呈灰白色1E418。从物理特性分析,《汉语大词典》将其描述为“高温碳化后的固体残留物”,质地脆硬,可复燃,在古代被视为重要的热源2E418。

该词在传统文化中衍生出特殊意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火部》记载火炭可入药,具有“燥湿解毒”功效,体现古代医药认知3E418。民俗典籍《齐民要术》则详述了火炭在食品加工中的保鲜应用,印证其生活实用价值4E418。

在文学语境中,火炭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唐代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中“红泥小火炉”之句,即以火炭意象营造冬日温馨氛围,此类艺术转化使其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5E418。现代方言中,四川部分地区仍保留“火炭雪”等特殊表述,指代雪后迅速消融的自然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火炭”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火炭指燃烧中的木炭或煤块,强调其处于燃烧状态。例如古文中提到的“讨些火炭来盪些热酒”即指用燃烧的炭加热酒水。

二、引申与比喻

  1. 象征关怀与温暖
    成语中常用“火炭”比喻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如“雪中送炭”般传递温暖。
  2. 情感表达
    在文学作品中,火炭常被用来形容炽热的情感或困境中的希望,例如“友谊像火炭,雪中送来”。

三、其他释义

  1. 地名
    香港沙田区的“火炭”是工业与住宅混合区域,包含沙田马场等标志性地点。
  2. 历史文献中的记载
    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食未入口,化成火炭”,描述佛教故事中食物因业障无法被食用的场景。

四、相关用法


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释义、文学比喻及实际应用场景,如需进一步了解香港地名或文献出处,可参考相关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宾祭鼻瘜逋慝不殖策应长斋缠织迟日旷久蹿货点治儿郎伟風驅電掃蜉结浮粮港渎感人宫教黑肥黑犀和啰槌环复朚伥幻身阶宇鯨甲井收客纲客纪科适苦事郎门凌旦龙辔鹿玉麻累谩藏诲盗撚须牌手跑风配填破废剖视千年松青眼律融会通浃软茵少成若性麝笺射人先射马实相说好抬轿子叹爲观止陶泥田庄挑鬓头望帝啼鹃微信详定官厢房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