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歧路的意思、歧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歧路的解释

(1).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歧,一本作“ 岐 ”。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霑巾。” 清 梅曾亮 《小盘谷记》:“余尝求小盘谷者。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皆大竹蔽天,多歧路。”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母唯事尘劳,歧路徒营营。”

(2).错误的道路。如: 小张 虽误入歧路,但在同志们耐心的帮助教育下,他决心改邪归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歧路”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í lù,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意义
    指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或岔道。例如:

    • 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 比喻意义
    引申为错误的道路或偏离正途的选择。例如:

    • “误入歧路”指因错误选择走上偏邪之路,需及时改正。

二、相关说明

  1. 异体字与用法
    “歧路”与“岐路”为异体关系,现代汉语中“歧路”更常用。

    • 《列子·说符》中“多岐路”即用“岐”字。
  2. 文化内涵
    古代诗词常以“歧路”表达离别之情(如王勃诗句)或人生抉择的复杂性。


三、常见搭配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文用例或近义词(如“歧途”),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意思

《歧路》是一个成语,表示道路分叉,引申指一个选择决策的关键节点,选择不当可能导致错误或失败。

拆分部首和笔画

《歧路》的部首是歹,笔画一共有六画。

来源

《歧路》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光武王载记》中,形容琅琊山险峻,道路曲折分岔,不易辨认。后来逐渐引申为人生的抉择和选择。

繁体

《歧路》的繁体写作「歧路」。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歧路》的写法是细分为两个字:“歧”和“路”。其中,“歧”字的古代写法为「斉」,表示分岔,而“路”字的古代写法为「路」,表示道路。

例句

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常常面临选择,必须明辨是非,不要走上《歧路》。

组词

歧途、迷歧、岔歧

近义词

岔路、分叉、十字路口

反义词

直路、正途、正确选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