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俗的意思、道俗的详细解释
道俗的解释
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宋书·夷蛮传·婆黎国》:“又有 慧严 、 慧议道人 ,并住 东安寺 ,学行精整,为道俗所推。” 宋 王十朋 《舫斋记》:“年愈尊,德愈隆,道俗愈归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你看两廊道俗,不计其数,瞧瞧何妨。”
词语分解
- 道的解释 道 à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
- 俗的解释 俗 ú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
网络扩展解释
“道俗”是一个复合词,由“道”与“俗”组合而成,其含义需结合两者的本义及引申义来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字面含义
-
道
- 基本义:道路、方法、规律(如《说文解字》中“道,所行道也”),引申为宇宙法则、道德准则(如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
- 宗教义:道教或佛教中代指出家修行者(如“道士”“道人”)。
-
俗
- 基本义:社会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如“移风易俗”),或指平凡、大众化的特质(如“雅俗共赏”)。
- 宗教义:佛教中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如“还俗”)。
组合义:“道俗”通常指出家修行者(道)与世俗普通人(俗)的并称,常见于宗教或哲学语境。
二、哲学与宗教中的延伸
-
道家视角
- “道”为万物本源,超越世俗规则;而“俗”则代表被欲望和习惯束缚的日常状态。两者对立统一,如《道德经》中“大道至简”与“俗人昭昭”的对比。
-
佛教与道教语境
- 指僧侣与世俗民众的关系,如《宋书》记载“道俗所推”,即僧人与俗众共同推崇某人。
三、应用举例
- 文学引用:唐代施肩吾诗云“道俗骈阗留不住”,描述僧俗混杂的场景。
- 历史记载: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中“两廊道俗”指寺庙中僧人与访客共处的景象。
四、总结
“道俗”一词既体现宗教中出家与世俗的区分,也反映哲学中超越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其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但核心始终围绕“修行者”与“普通人”的对比展开。
网络扩展解释二
道俗(dào sú)是指道德和世俗的结合,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辶和土。辶表示走的意思,土表示与土地相关的事物。道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其中道是指高尚的道德准则,而俗则代表着世俗的行为和习俗。
在繁体字中,道俗的写法是道俗。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道俗的基本含义是相同的。通过研究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古代汉字写法的变体。
以下是一些关于道俗的例句:
1. 在这个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注重道俗的平衡,既要追求个人道德修养,又要尊重社会习俗。
2. 道俗之间的冲突,常常是因为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不同导致的。
其他与道俗相关的词汇包括:
1. 道德:指人们认可的正确和高尚的行为准则。
2. 习俗:指特定群体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区传承下来的行为和礼仪规范。
道俗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因为道和俗是互相对立但又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道家”和“俗世”来表示道和俗的不同方面。
希望以上回答能满足你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览...
捱磨白帢板榦瘢痆褒贬与夺暴光保生悲疚臂鞴餐风宿雨参数单父琴长随瞠目挢舌饬过黨舊抵虫芳声疯话赶脚的高勋宫宇悍将河清阶程磊垝连蹄麟褭马溜子船毛猪萌达腼汗棉蚜谬进墨癖囊家男色挠沮偶寝漂薄奇利寝伏取类祛褪肉痛上来赏美慴伏社会活动射天使聘抒发松江鲈鱼松径佻姣亭馆通泉草退缩退养委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