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蹈履的意思、蹈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蹈履的解释

(1).践踏。 汉 王充 《论衡·偶会》:“蹈履民田,喙食草粮。”

(2).履行;实行。《三国志·魏志·曹真传》:“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北史·节义传论》:“故其盛烈所著,与河海而争流;峻节所标,共竹柏而俱茂。并蹈履之所致,身没名立,岂徒然也!” 明 唐顺之 《杨孺人旌节碑铭》:“时时称説 暉 之音容嗜好及其蹈履,与其所志焉而不遂以待其后者几,以勗二子,且使识勿忘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蹈履”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既指具体的肢体动作,也包含抽象的行为准则。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蹈”本义为踏、踩,如《尚书·君牙》载“若蹈虎尾”;“履”则指行走、实践,《周易·坤卦》有“履霜坚冰至”之例。两字组合后形成以下内涵:

一、字面动作义

指用脚踩踏或行走的行为,常见于古代文献对肢体动作的描述。例如《礼记·曲礼上》记载“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郑玄注曰“不敢蹈履尊严之处”,此处强调对礼仪场所的避让。

二、抽象实践义

引申为遵循某种规范或履行责任,如《诗经·周南·兔罝》毛传注“蹈履仁义之道”,形容对道德准则的践行。此用法在儒家经典中尤为突出,强调知行合一的伦理要求。

三、古代礼仪关联

《礼记注疏》提及“祭祀时必蹈履而前”,特指仪式中按固定路线行进的礼制动作,体现古代礼乐文明对行为细节的规范。

该词现代多用于文学语境,如钱钟书《管锥编》分析《楚辞》时曾用“蹈履山河”形容诗人对家国的精神归属,突显词汇的意象张力。

网络扩展解释

“蹈履”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基本释义

  1. 践踏
    指字面意义上的踩踏行为。例如《论衡·偶会》中“蹈履民田,喙食草粮”,描述动物践踏农田的情景。

  2. 履行;实行
    引申为遵循、继承或践行某种精神、职责。如《三国志·魏志·曹真传》提到“大司马蹈履忠节”,意为履行忠诚的职责。现代用法中也可指继承前人的事业或榜样。


二、词语结构与来源


三、使用场景


四、注意事项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论衡》《三国志》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傍佯冰鉴笔仙拆账厂卫秤不离铊臭氧层递传订诺洞合渡杯蠹弊渡江曲多难访览发起人俷德辅币腹诽公厅观望不前孤学虾蟆蓝横玉回雪混元火光兽货真价实降饯锦障距离科班狼飡虎食廉勇猎靴凛如溜号漏语马克沁萌黎哞哞沤梦繁冠跑红千岩万壑散散停停山雨欲来韶媚失陨鼠尾司花四轮四末桃浪天崄听觉拓都煟兴违裕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