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纪司的意思、道纪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纪司的解释

明 清 时地方府一级掌管道教事宜的机构。《红楼梦》第一○二回:“道纪司派定四十九位道众的执事,浄了一天坛。”《清史稿·职官志三》:“府道纪司都纪、副都纪,州道正司道正,县道会,各一人。遴通晓经义,恪守清规者,给予度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道纪司是中国明代在地方设置的专门管理道教事务的官方机构。

  1. 机构性质与隶属关系:

    • 道纪司是明代地方道教管理体系中的核心机构,属于官方行政系统的一部分。
    • 它通常设立于府一级的行政单位(如府、州),受中央政府的僧录司(统管全国佛教和道教事务的最高机构)和礼部的双重领导。其官员由朝廷任命或认可,具有官方身份和品级。
  2. 核心职能:

    • 管理道教宫观与道士:负责辖区内道教宫观(道观、庵堂等)的登记、管理、修缮监督等事务。对道士(包括住观道士和云游道士)进行登记造册(类似于户籍管理),审核其度牒(官方颁发的道士身份证明),管理道士的日常宗教活动。
    • 监督道教活动:监督道教仪轨的执行是否符合官方规定,防止出现“淫祀”(不合礼制的祭祀)或借道教名义进行的非法活动。
    • 协调政教关系:作为官方代表,处理地方政府与道教界之间的事务,传达和执行朝廷关于道教的政策法令。
    • 举荐与考核:负责辖区内道教人才的举荐,并可能参与对道士品行的考核,为上级机构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3. 历史背景与定位:

    • 道纪司的设置体现了明代政府对宗教(包括道教)进行系统化、制度化管理的努力。明朝继承了前代对宗教管理的制度并加以完善,通过设立从中央(僧录司)到地方(道纪司、道正司、道会司)的垂直管理体系,将宗教活动纳入国家治理范畴,以达到“神道设教”、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目的。
    • 道纪司的官员(如都纪、副都纪)虽由道士担任,但其权力来源于朝廷授权,其职责更侧重于行政管理而非纯粹的宗教领袖。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主教从”的特点。

来源参考:

请注意:“道纪司”是一个历史术语,特指明代的地方道教管理机构,在现代社会已不存在对应的职能机构。其具体运作细节需依据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进行考证。

网络扩展解释

道纪司是明清时期地方府一级掌管道教事务的行政机构,其职能与历史背景可归纳如下:

  1. 机构性质与职能
    道纪司主要负责地方道教事务管理,包括道士的度牒发放、道观活动监督等。例如《红楼梦》第一二回提到“道纪司派定四十九位道众的执事”,说明该机构负责道教法事的人员调配。

  2. 职官设置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三》,府级道纪司设“都纪”和“副都纪”各一名,州设“道正”,县设“道会”,均由通晓道教经典、遵守清规者担任。

  3. 文献记载
    该机构在《清史稿》及《红楼梦》中均有明确记载,反映了明清政府对宗教事务的制度化管理。

  4. 相关术语辨析
    “道纪”一词在哲学语境中指“道的规律”(如《老子》),但作为官职时特指道纪司的官员。

道纪司是明清地方道教管理体系的核心机构,其设置体现了古代政府对宗教活动的规范意图。更多历史细节可参考《清史稿》及《红楼梦》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北落师门避风头诐谒刍茭春回大地黜幽陟明丛兰从政璀错粹清道馆道会司凡间烦碎分福福如东海该究杠台睾茝关门节归了包堆鬼油麻孤旐横地黄雾疆辅僭虐郊垧结根极欢絶艺卡车牢姐厘睫留碍胪古轮转马耳春风毛兵廿二史年富力强抛弃譬语钱平愀然倾塌榷束肉袒少步伸眉神视食爵寿水送客松脱屯壁污蔑鼯穷小庾谢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