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束的意思、榷束的详细解释
榷束的解释
专管,专卖。 唐 元稹 《唐庆万年县令制》:“执事言尔 庆 ,榷束池卤,生息倍称。”
词语分解
- 榷的解释 榷 è 渡水的横木。 专卖:榷货。榷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榷税(专卖业的税)。 商讨:商榷。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束的解释 束 ù 捆住,系: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束。电子束。 控
专业解析
"榷束"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其核心含义指国家通过法令对某些重要商品(如盐、铁、酒等)实行专营专卖制度,进行垄断和控制。它强调的是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特定经济活动的强制性管理和约束。
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
词义解析:
- 榷 (què): 本义指独木桥,引申为专卖、专利、专营。在古代经济制度中,特指国家垄断某种商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禁止私人经营,以增加财政收入。例如“榷盐”(食盐专卖)、“榷茶”(茶叶专卖)、“榷酤”(酒类专卖)。
- 束 (shù): 本义指捆绑,引申为约束、限制、管理、控制。
- 榷束 (què shù): 两字结合,意为通过专卖制度进行管理和约束。它描述的是一种国家运用经济垄断手段来实现对特定行业或商品流通的强制性管控。
-
历史背景与应用:
“榷束”一词及其所代表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汉武帝时期以后的历代王朝中非常常见。统治者为了增加国库收入、打击富商大贾、控制战略物资(如盐铁),常常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实行“榷”的制度。这种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束”,即对民间自由经济的限制。
- 例如,在《盐铁论》等古籍中,虽然可能未直接出现“榷束”一词,但详细记载了朝廷与民间关于盐铁专卖(即“榷”)利弊的辩论,这种专卖制度就是典型的“榷束”。
- 又如《宋史·食货志》等史书中,详细记载了宋代的茶、盐、酒、矾等商品的“榷”法,这些制度设计都体现了国家对这些商品的“束”。
-
同义词与相关概念:
- 专卖: 最直接对应的现代词汇。
- 专营: 含义相近。
- 垄断: 强调对市场的独占性控制。
- 榷酤/榷盐/榷茶: 具体的专卖项目。
- 禁榷: 意义非常接近,指禁止私人经营,由国家专卖。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这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词典,对“榷”字的释义包含“专卖”义项,并引用了大量古籍例证。对“束”字的释义包含“约束、限制”义项。虽然该词典可能未直接收录“榷束”词条,但其对词素的权威解释是理解该复合词的基础。可在大型图书馆查阅或通过专业数据库(如知网)查询相关释义。
- 《辞源》(商务印书馆): 侧重古汉语词汇溯源,对“榷”的“专卖”义有详细解释和例证,有助于理解该词的历史背景。可在大型图书馆查阅或通过专业数据库查询。
- 《盐铁论》(桓宽著): 西汉时期的重要文献,核心内容就是记录朝廷关于盐铁专卖政策的辩论。这是理解“榷”(专卖)制度及其社会影响的最原始、最权威的史料之一。可在中华书局等出版社的版本或古籍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查阅。
- 历代正史《食货志》(如《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货志》、《宋史·食货志》等): 这些史书章节系统记载了各朝代的财政经济政策,其中对国家实行盐、铁、酒、茶等商品专卖(榷)制度的记载最为详实可靠,是“榷束”概念在历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可在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或相关古籍数据库中查阅。
网络扩展解释
“榷束”一词的含义可从不同角度解析,需结合古籍用例及引申义综合理解:
-
基本含义
指专管、专卖,即对特定商品实行政府垄断经营。这一释义源于唐代元稹《唐庆万年县令制》的记载:“榷束池卤,生息倍称”,描述盐池资源的官方管控。
-
详细解释
- 词源构成:“榷”本指官府专卖(如“榷茶”“榷税”),“束”意为约束,组合后强调通过制度严格管控。
- 引申义:部分词典(如查字典)提到其引申为界限分明、不容逾越,可能源自古代市集规则对商贾行为的规范。
-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经济制度,如盐铁专卖;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偶见于历史文献分析或比喻性表达(如强调规则约束力)。
-
古籍例证
唐代元稹的制书是最早明确用例,体现该词在唐代已用于行政文书,指代资源管理的官方垄断。
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辞源》等权威辞书,对比不同时期的语义演变。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网百溢抱惭不但不攻自破步綦産殖逞狡厝施错踊单帐得气點石爲金抖风顿朽萼緑繁果烦弱丰大根蟠节错光觌观阙轨蹈过失鹤短凫长鬨动黄发会守活便呼雉呵卢嗟哦鯨膏激汤乩仙恳到块片跨进敛声屏息论辑眊荒蒙公门徒毬路稔稔腻腻日佣人肉杌三头对案跚马盛传深堑黍黏子顺养殊赏讼端所致坛事微濛挝挞五车书掀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