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节的意思、地藏节的详细解释
地藏节的解释
俗谓阴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节。
词语分解
- 地的解释 地 dì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地藏节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地藏节,又称“地藏菩萨诞辰”或“地藏会”,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佛教节日之一,专为纪念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地藏菩萨而设立。
-
词源与核心释义:
- 从汉语词典角度,“地藏”一词由“地”与“藏”构成。“地”指大地,“藏”意为含藏、宝藏。地藏菩萨的名号即源于“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的德行。其名号本身就蕴含了这位菩萨如同大地般承载万物、含藏无量功德与救度众生誓愿的深意。
- 因此,“地藏节”的核心含义是指为纪念地藏菩萨诞辰(或成道日)而举行的特定宗教仪式与民俗活动的日子。这个节日集中体现了民众对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大愿精神的崇敬与效法。
-
日期与主要习俗:
- 地藏节的传统日期是农历七月三十日(若逢小月则为七月廿九)。此日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诞辰。
- 主要习俗包括:
- 设供祭祀:信众在家中或寺庙供奉地藏菩萨像,摆上香烛、鲜花、素果、净水等供品,诵经礼拜,祈求菩萨保佑生者平安、超度亡者离苦得乐。
- 点地藏灯/插地香:这是最具特色的习俗。人们将点燃的蜡烛或线香插在屋外的地上、墙角、台阶缝隙、甚至沿路插满,形成“万盏明灯”的景象。此俗源于为亡魂照亮幽冥之路,助其解脱,也象征地藏菩萨的智慧光明遍照地狱、破除黑暗。
- 放河灯:在江河湖海中放置点燃的莲花灯,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祈愿其乘佛光往生善道。
- 斋僧布施:供养僧侣,向贫困者施舍食物或财物,践行地藏菩萨慈悲济世的精神。
- 避忌:部分地区有夜晚不晾晒衣物、不拍打身体等禁忌,避免惊扰或吸引游魂。
-
文化内涵与精神:
- 地藏节承载着深厚的孝亲报恩思想。地藏菩萨曾为救度堕入地狱的母亲而发大愿,其故事是佛教孝道的典范。节日期间,人们祭祖、超度亡灵,正是这种孝道精神的体现。
- 它彰显了慈悲救度的核心教义。地藏菩萨誓愿救度地狱中最苦难的众生,节日活动如点灯、放生、布施等,都表达了信众学习菩萨精神,普度众生、拔苦与乐的愿望。
- 该节也融入了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观念,是农历七月(“鬼月”)系列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和对亡者的尊重关怀。
-
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地藏节不仅是重要的宗教活动日,也是传承孝道文化、弘扬慈悲精神、促进社区和谐的契机。相关的民俗活动,如点地藏灯,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众对平安吉祥的共同祈愿。
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对“地藏”词条的释义及文化引申)
-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盂兰盆节及地藏信仰相关习俗)
-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详述各地地藏节风俗差异)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对相关民俗活动的现代保护与传承介绍)
网络扩展解释
地藏节是中国传统宗教节日,主要与佛教信仰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时间与名称
地藏节定于农历七月三十日(小月则为廿九日),又称"地藏王节"或"七月晦日"。部分地区如浙江瑞安称其为"地藏王菩萨生日"。
二、宗教内涵
-
地藏菩萨地位
源自佛教经典,地藏菩萨在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弥勒佛降生前,代理佛职普度众生,其名号取自"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的修行境界。
-
核心誓愿
地藏菩萨曾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因此被视为救苦救难的代表,常现身于人、天、地狱三界救助众生。
三、文化习俗
各地形成了特色民俗活动:
- 灯具仪式:江苏如皋、泰县等地会制作"地藏灯"(碗口贴彩纸荷瓣,内置燃芯酒杯)。
- 焚香祈福:苏州地区在庭院四角插"地头香",又称"烧狗矢香",寓意驱邪纳吉。
- 农具市集:常州三官堂有农民陈列田具木器供人选购的集会传统。
四、文化融合特征
该节日是印度佛教地藏信仰与中国本土土地神崇拜结合的产物,既保留了古印度土地神原型,又融入汉地民俗心理需求。
注:更多地域性习俗细节可参考(百度文库)及(搜狗百科)的完整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百嘉霸论别创一格别出心裁笔虎碧云騢驳龙仪同茶肆瞠愕传置吹索登日滇海顶门鍼动力豆重榆瞑妇政蛊伪河心纮目黄目尊花束户计混厚婚宦绝裾而去纩衣拉拔连峯礼经流远抡材旅葵冒籍面形摩口膏舌匹马只轮屏藩破瓦寒窑抢险鞘段清江齐舍丘轲凄微然花人行道扇影石挥使节施散师田诵拾绥爰肃谒团缘万指威怯文政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