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堤坝的意思、堤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堤坝的解释

堤和坝的总称,亦泛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堤坝是由人工建造的拦挡水体的工程设施,通常分为“堤”与“坝”两类结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建筑物,防止洪水泛滥或蓄水利用”。其核心功能是通过阻挡水流方向,调节水位,保障人类生产生活安全。

从结构组成看:

  1. 堤:多沿河流、湖泊沿岸修建,呈长条形,主体材料为土石,主要用于防洪。例如长江中下游的荆江大堤,历史上承担着保护江汉平原的重要作用(《中国水利史纲》,水利水电出版社)。
  2. 坝:横跨河道修建,常见类型包括重力坝、拱坝等,兼具蓄水、发电、航运功能。三峡大坝便是混凝土重力坝的典型代表(《水利工程设计手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按建造材料可分为:

历史上最早的堤坝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的良渚文化水利系统,而都江堰(公元前256年)则展现了古代复合型堤坝工程的智慧(国家文物局《中国古代水利工程遗产》名录)。现代堤坝建设需遵循《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GB50487-2008)等技术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堤坝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建筑物,其含义和功能如下:

一、基本定义

堤坝是“堤”和“坝”的总称,泛指用于防水、拦水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根据用途,可分为:

  1. 堤:沿河、湖、海岸修筑的挡水结构,如防洪堤、海堤。
  2. 坝:横跨河流的拦水建筑,如水电站大坝、水库大坝。

二、主要作用

  1. 防洪:约束洪水,限制其泛滥范围,保护下游居民和农田安全;
  2. 蓄水:通过拦河蓄水,调节水资源分配,如灌溉、发电;
  3. 防潮抗浪:沿海堤坝可抵御风暴潮和海水侵蚀。

三、结构与材料

现代堤坝主要分为两类:

  1. 土石坝:用土或石块建造,成本低但需注意渗水问题(常见于中小型工程);
  2. 混凝土坝:采用钢筋水泥,强度高但需处理地基稳定性(多用于大型工程)。

四、延伸含义

在汉语中,“堤坝”还被比喻为承担重任、维护稳定的力量,如“他是团队的堤坝,总在危机时力挽狂澜”。

读音与注音

如需了解具体工程案例或技术细节,可参考水利专业文献或政府公开的防洪报告。

别人正在浏览...

埃壤安习柏举百折不挠背吕被头犇逸徧安不足为据常赁赤绳系踪齿牙爲猾传烽纯挚初志灯晕奠醊电子干扰反魂香凤采鸾章浮伪改土归流鼓拍好话欢动皇协军兼就阶道惊秋嵇散举鼎絶膑沮异匡率困苦连栅辽东帽撩虎里居蹗蹗猫头鞋铙部彯狡聘礼劈头盖脑桥道旗民侵晨齐衰任人唯亲柔安商酌沙蚤黍米酒顺星泝端竟委娃儿亡去无度相徉笑比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