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堤壩的意思、堤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堤壩的解釋

堤和壩的總稱,亦泛指防水、攔水的建築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堤壩是由人工建造的攔擋水體的工程設施,通常分為“堤”與“壩”兩類結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用土、石等材料修築的擋水建築物,防止洪水泛濫或蓄水利用”。其核心功能是通過阻擋水流方向,調節水位,保障人類生産生活安全。

從結構組成看:

  1. 堤:多沿河流、湖泊沿岸修建,呈長條形,主體材料為土石,主要用于防洪。例如長江中下遊的荊江大堤,曆史上承擔着保護江漢平原的重要作用(《中國水利史綱》,水利水電出版社)。
  2. 壩:橫跨河道修建,常見類型包括重力壩、拱壩等,兼具蓄水、發電、航運功能。三峽大壩便是混凝土重力壩的典型代表(《水利工程設計手冊》,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按建造材料可分為:

曆史上最早的堤壩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的良渚文化水利系統,而都江堰(公元前256年)則展現了古代複合型堤壩工程的智慧(國家文物局《中國古代水利工程遺産》名錄)。現代堤壩建設需遵循《水工建築物設計規範》(GB50487-2008)等技術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堤壩是水利工程中常見的建築物,其含義和功能如下:

一、基本定義

堤壩是“堤”和“壩”的總稱,泛指用于防水、攔水的建築物或構築物。根據用途,可分為:

  1. 堤:沿河、湖、海岸修築的擋水結構,如防洪堤、海堤。
  2. 壩:橫跨河流的攔水建築,如水電站大壩、水庫大壩。

二、主要作用

  1. 防洪:約束洪水,限制其泛濫範圍,保護下遊居民和農田安全;
  2. 蓄水:通過攔河蓄水,調節水資源分配,如灌溉、發電;
  3. 防潮抗浪:沿海堤壩可抵禦風暴潮和海水侵蝕。

三、結構與材料

現代堤壩主要分為兩類:

  1. 土石壩:用土或石塊建造,成本低但需注意滲水問題(常見于中小型工程);
  2. 混凝土壩:采用鋼筋水泥,強度高但需處理地基穩定性(多用于大型工程)。

四、延伸含義

在漢語中,“堤壩”還被比喻為承擔重任、維護穩定的力量,如“他是團隊的堤壩,總在危機時力挽狂瀾”。

讀音與注音

如需了解具體工程案例或技術細節,可參考水利專業文獻或政府公開的防洪報告。

别人正在浏覽...

班馬跋題便當别扭不猧不魀稱賢使能撦冶寵命翠筠貂丁獨門獨院多言繁稱腭裂防身刀芳音風信雞服馭高倉健關稅鼓吹鬼參瞡瞡含利寒廉合落兒痕累昏黃貨賂公行夾毂隊建鼓鹪蚊唧唧咕咕金蘭稷下亭吉幸沮駭客養孔子學說孔教快婿料鬥笠毂龍蟠虎繞隴塞賣質髦蠻摹搨撓志内在因素炮打燈兒佥望慶延沙鑼霜鱗聳動踏空談慰拖下水晩謬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