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醊的意思、奠醊的详细解释
奠醊的解释
奠酒。《后汉书·循吏传·王涣》:“ 元兴 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定恭王》:“今上震悼,亲往奠醊焉。”
词语分解
- 奠的解释 奠 à 向死者供献祭品致敬:祭奠。奠酒。 稳固地安置:奠都(?)。奠基。奠定(使稳固安定,如“奠奠基础”)。 笔画数:; 部首:大; 笔顺编号:
- 醊的解释 醊 ì 祭祀时把酒洒在地上:“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连续祭祀:“八陛,陛五十八醊,合四百六十四醊。” 笔画数:; 部首:酉;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奠醊”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祭祀或丧葬语境,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
字面含义
“奠”指陈设祭品进行祭祀(如“祭奠”),而“醊”特指祭祀时将酒洒于地的动作。两字组合后,“奠醊”即“奠酒”,表示以酒洒地祭奠逝者或神灵的行为。
-
发音与注音
拼音为diàn zhuì,注音为ㄉ一ㄢˋ ㄓㄨㄟˋ。
二、历史与文献用例
-
古籍记载
《后汉书·循吏传·王涣》中提到百姓为悼念王涣“致奠醊以千数”,指众人洒酒祭奠。清代昭槤的《啸亭杂录》也有“亲往奠醊”的记载,均体现其祭祀场景中的具体仪式性。
-
引申用法争议
有说法认为“奠醊”可引申为“通过庆典展示权威”,但这一解释缺乏权威文献佐证,可能为现代网络误传。
三、与其他词汇的关联
- “奠”的扩展义:除祭祀外,也含“建立”之意(如“奠都”)。
- “醊”的独特性:现代汉语中极少单独使用,仅见于“奠醊”等固定搭配。
四、使用提示
- 现代适用性
该词属于生僻古语,多见于历史文献或特定文学场景,日常交流中可用“祭奠”“洒酒致祭”等替代。
- 注意权威性差异
关于引申义的争议解释(如“举行庆典”)建议以古籍用例为准,谨慎采信网络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奠醊》是一个不常见的词语,它可能是一个独特的创造或者是个别地区的方言。我无法找到确切的含义、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相关信息。很抱歉不能提供更多详细的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