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正的意思、点正的详细解释
点正的解释
指点斧正。《南史·任昉传》:“﹝ 王俭 ﹞乃出自作文,令 昉 点正, 昉 因定数字。 俭 拊几叹曰:‘后世谁知子定吾文!’其见知如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道人试使弹,点正疎节,曰:‘此尘间已无对矣。’”
词语分解
- 点的解释 点 (點) ǎ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点滴。斑点。点子(a.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b.小的痕迹,如“油点点”;c.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d.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e.最能说明问
- 正的解释 正 è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于法则的:正当(刵 )。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恰好:正好。正中(恘 )
网络扩展解释
“点正”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1.基本含义
“点正”指“指点斧正”,即对他人作品或行为进行指正、修正错误。该词多用于文辞修改或技艺指导场景,强调以权威或专业视角提出改进建议。
2.出处与典故
- 历史文献:最早见于《南史·任昉传》,记载南朝王俭请任昉修改文章,任昉“点正”数字后,王俭感叹“后世谁知子定吾文!”(意为后世谁能看出是你修改了我的文章!)。
- 文学引用: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宦娘》中描述道人对琴艺的指点,称“点正疎节”(修正琴曲的疏漏)。
3.用法与场景
- 古代用法:多用于文人之间请求或实施文章、技艺的修正,如“令昉点正”“点正疎节”。
- 现代延伸:可泛指向他人提出改进建议,但使用频率较低,更常见于学术或艺术领域。
4.近义词与关联词
- 近义词:斧正、指正、修正
- 关联表达:“请予点正”类似现代“请批评指正”。
补充说明: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其扩展为“指出并纠正错误”,但核心仍围绕权威性指导。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日常批评。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参考《南史》或《聊斋志异》相关篇章。
网络扩展解释二
《点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
阿阇梨拜辞邦家之光逼强喘咳村汉大剉碓怠忽单干大煞风趣搭趿貂毛丢帽落鞋东邻敦敏愕然废丘份子负河官销龟图号哨侯印化蝶焕发皇士画助教回转呼之欲出疆甽介圭机密精辟寄生蜂九天卷末絶乏峻宇轲愈餽挽嫠妇面子情儿墓隧判明披鬀剖斲绮态畦宗郎君赊促誓同生死手勅束手缚脚探符桃殳筒糉玩奸蜗篆兀地奴缬子髻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