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汶上的意思、汶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汶上的解释

汶水 之北。泛指 春秋 、 战国 时期 齐国 之地。《论语·雍也》:“ 季氏 使 閔子騫 为 费 宰。 閔子騫 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復我者,则吾必在 汶 上矣。’” 何晏 集解:“去之 汶水 上,欲北如 齐 。” 杨伯峻 注:“ 桂馥 《札朴》云:‘水以阳为北,凡言某水上者,皆谓水北。’”后人常用为隐居的典故。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营宅滨 洛 ,困於嚣尘;思乐 汶 上,发於寤寐。” 唐 杜甫 《奉寄高常侍》诗:“ 汶 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 宋 曾巩 《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臣心係北辰,身縻东土。永怀故事,难求 汶 上之图;独运清尘,方嘆《周南》之滞。”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汶上”一词具有地理名称和文化典故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地理名称

  1. 字面含义
    “汶”指汶水(今大汶河),“上”古代指水之北。根据“水北为阳”的命名传统,“汶上”即汶水以北的区域。金代(1208年)正式以“汶水在上”之意定名,沿用至今。

  2. 行政区划
    现为山东省济宁市辖县,地处大汶河下游,东临曲阜,西接梁山,是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交汇地。春秋时期称“中都”,孔子曾在此任“中都宰”。

二、文化典故

  1. 隐居象征
    《论语·雍也》记载闵子骞拒绝官职时提到“吾必在汶上矣”,后人以此代指隐逸之地。

  2. 历史渊源
    汶上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所在地,唐代文庙、宋代太子灵踪塔等古迹印证了其“千年佛都”的地位。

三、读音与争议

作为地名,“汶上”承载了山东地域文化与历史;作为典故,则体现儒家隐逸思想。其核心内涵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二

汶上的意思

《汶上》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中国山东省济宁市的一个县级市。汶上县地处山东省中部,境内多山,自然风光优美,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笔画

《汶上》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水,其笔画为5画。

来源和繁体

《汶上》地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古代有一条名为汶水的河流流经此地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因汶水上游有一个叫做汶源的地方,而此地位于汶水流经的上游,因此取名为汶上。

根据繁体字的书写方式,汶上可以写作「汶上」。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不同于现代的字形。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汶上可以写作「汶上」。

例句

1. 我计划下个月去汶上旅游。

2. 汶上的山水景色非常迷人。

组词

1. 汶上地区

2. 汶上人

3. 汶上风景

近义词

1. 汶水上游

2. 汶源

3. 汶水之上

反义词

汶上的反义词并无明确对应的词汇,可以使用其他与汶上地名无关的词汇作为对立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