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方枘的意思、方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方枘的解释

方形的榫头。方枘不能入圆孔,比喻不相投合。 唐 陆龟蒙 《寄怀华阳道士》诗:“我悲雌伏真方枘,他骋雄才似建瓴。” 宋 秦观 《送刘贡夫舍人》诗之二:“ 观 也本诸生,早与世参商。方枘不量凿,交亲指为狂。”参见“ 方枘圆凿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方枘"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本义指截面为方形的榫头。《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方形榫头,与圆凿不相配,比喻事物不相合"(来源:《汉语大词典》第6卷)。该词源自《楚辞·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形象描绘了方形榫头无法嵌入圆形卯眼的结构矛盾。

从构词法分析,"方"作形容词修饰名词"枘",这种偏正结构在古汉语中常见。古代工匠术语中,枘特指木器接合处的凸出部件(来源:《古代汉语辞典》榫卯条目)。现代语言学家王力指出,该词组的象征意义形成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与实践中几何矛盾的哲学思考(来源:《汉语词源考》)。

在当代使用中,"方枘"多与"圆凿"连用构成成语,比喻事物间存在根本性矛盾,如《人民日报》在评论国际关系时曾用"方枘圆凿的外交策略"形容政策不适配现象(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国际版)。近义词包括"格格不入""水火不容",反义词则有"珠联璧合""天衣无缝"等。

该词汇常见于学术论文和文学创作,如钱钟书《管锥编》引用"方枘圆凿"论证中西文化差异。教育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将其列为三级词汇,建议高中阶段掌握(来源: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在语言规范方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特别标注其书面语属性,提示使用者注意语体适配性。

网络扩展解释

“方枘”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方枘(fāng ruì)指方形的榫头,是传统木工中用于连接木材的部件。榫头(枘)需插入对应的榫眼(凿)中,若榫头为方形、榫眼为圆形,则无法契合,因此衍生出“不相投合”的比喻义。

二、成语延伸

“方枘”常与“圆凿”组合为成语:

  1. 方枘圆凿(或“圆凿方枘”):
    比喻两者格格不入,无法相容。例如《楚辞·九辩》中“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即用此意象表达矛盾关系。
  2. 方枘圜凿:
    与“方枘圆凿”同义,强调形状差异导致的无法配合。

三、文化背景

该词最早见于《史记·刘敬列传》,西汉工匠刘敬因制作出牢固的方枘工具而闻名,后逐渐演变为形容事物互补或矛盾的典故。

四、使用场景

五、相关扩展

总结来看,“方枘”既是一个具体的木工术语,也通过成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隐喻,常用于强调矛盾与不协调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

边落屏息苍猝臣伏赤精精传譌处置错彩镂金大伙带刺儿德云定体蠹鱼友反差妃呼豨榧子构隟官邪鼓眼努睛河出图蘅皋堠馆坏散懽如绞接记殿继后计挍寖近谨言慎行沮格扣火狂达乐湛连络离苦理算旅思卖酒提瓶梅家艺内家兵努力蒲酒阡张秋螀三师七僧生茧蚀本束竹司计寺寝私亲私姻汤器土揖午际贤东像阁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