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八骏的意思、八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八骏的解释

(1).相传为 周穆王 的八匹名马。八骏之名,说法不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 赤驥 、 盗驪 、 白义 、 踰轮 、 山子 、 渠黄 、 华騮 、 緑耳 。” 郭璞 注:“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耳。”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 絶地 ,足不践土;二名 翻羽 ,行越飞禽;三名 奔霄 ,夜行万里;四名 越影 ,逐日而行;五名 踰辉 ,毛色炳耀;六名 超光 ,一形十影;七名 腾雾 ,乘云而奔;八名 挟翼 ,身有肉翅。” 明 胡应麟 则认为 王嘉 所载,皆一时私意诡撰,不足为征,见《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四。后亦用以泛指骏马。 唐 杜甫 《骢马行》:“岂有四蹄疾於鸟,不与八骏俱先鸣。” 明 徐渭 《赠陈君》诗:“ 王良 御八骏,技絶物有神。”

(2). 明成祖 的八匹名马。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大明名马》:“ 龙驹 、 赤兔 、 乌兔 、 飞兔 、 飞黄 、 银褐 、 枣騮 、 黄马 , 成祖 八骏名。”

(3).指皇帝的车驾。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其后虽八骏忘返,然鸞舆竟还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八骏

一、词义解析

“八骏”指中国古代传说中周穆王所驾驭的八匹名马,后泛指珍贵稀有的良马,亦象征卓越人才或超凡能力。该词出自《穆天子传》,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意象符号。

二、出处与典故

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巡时驾八骏驰骋万里,会见西王母。八骏名称历代记载略有差异,主流通说为:

  1. 赤骥(火红色)
  2. 盗骊(纯黑色)
  3. 白义(纯白色)
  4. 逾轮(青紫色)
  5. 山子(灰白色)
  6. 渠黄(鹅黄色)
  7. 华骝(黑鬃黑尾)
  8. 绿耳(青绿色)

    (来源:《穆天子传》战国·佚名;《列子·周穆王》)

三、文化象征

  1. 才能与速度的极致

    八骏日行三万里,象征超越常理的能力,《拾遗记》称其“足不践土,奔逐飞禽”,成为历代文学艺术中“神速”“英才”的隐喻。

  2. 人才荟萃的意象

    唐代李商隐《瑶池》以“八骏日行三万里”暗喻贤才济世;现代引申为精英团队或杰出群体的代称。

  3. 艺术创作的母题

    徐悲鸿名作《八骏图》融合中西画法,赋予八骏自由奔放的精神内涵,深化其文化符号意义(来源:故宫博物院《徐悲鸿艺术全集》)。

四、权威文献佐证

参考文献来源

  1. 《穆天子传》战国竹简整理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2. 故宫博物院官网:徐悲鸿《八骏图》典藏记录
  3. 汉典(zdic.net):《汉语大词典》“八骏”词条
  4. 国学大师(guoxuedashi.com):《辞海》电子版“八骏”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八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历史典故与命名来源

“八骏”最初指周穆王(西周第五代君主)的八匹名马,但具体名称存在两种主流说法:

  1. 按毛色命名(出自《穆天子传》):赤骥(火红)、盗骊(纯黑)、白义(纯白)、逾轮(青紫)、山子(灰白)、渠黄(鹅黄)、华骝(黑鬃红身)、绿耳(青黄)。
  2. 按能力命名(出自《拾遗记》):绝地(足不沾土)、翻羽(快过飞鸟)、奔霄(夜行万里)、越影(追逐日光)、逾辉(毛色闪耀)、超光(一影十形)、腾雾(踏云而行)、挟翼(身有肉翅)。

二、文化象征与衍生含义

三、相关争议与考据

晋代学者郭璞曾质疑《拾遗记》的记载为“私意诡撰”,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也指出其缺乏实证,认为应以《穆天子传》的毛色命名为准。

扩展阅读建议:若需了解不同文献对八骏的完整描述,可查阅《穆天子传》卷一或《拾遗记·周穆王》原文(参考、2、10)。

别人正在浏览...

包围笔底下博学洽闻猜贰才兹茶炊吃孽赐福翠红乡寸善片长典型化敌力角气豆荄方字沸滚風斾够过儿薅耨俭凋假钟计谋金舄忌日卷白波卷伴军法开顶风船可想而知麳麰廉悍躐学笠冠簑袂龙生九种慢弃面拜墨衰毗补屁滚尿流恰限切诊散夥森森芊芊十家香筮营石中黄守圉耍赖谈容逃禅踏谣娘通称统会痛伤望江楼微闻闻名丧胆香苞相待小钱柜